[发明专利]一种单相透视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5420.7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博雅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B32B17/06;B32B33/00;B32B3/08;C03C27/10;C03C17/3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透视 玻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透视玻璃,属于建材技术领域,包括复合层、玻璃A和玻璃B,所述复合层位于玻璃A和玻璃B之间,所述复合层分别包括紫外线反射涂层、单向玻璃层和透明隔热保温涂层,所述玻璃A和玻璃B之间设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分别包括真空腔A和真空腔B,所述玻璃A和玻璃B外部粘接有PVB密封胶,所述玻璃A和玻璃B表面分别粘接有防爆膜A和防爆膜B。本发明复合层两侧分别安装有玻璃A和玻璃B,玻璃A和玻璃B之间设有真空层,具有很好的降噪性能,复合层分别包括紫外线反射涂层、单向玻璃层和透明隔热保温涂层,防紫外线及保温隔热性能好,大大提高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相透视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单向玻璃其实就是单向透视玻璃的简称,也叫做单面镜、单反玻璃、镜面玻璃等。是一种对可见光具有很高反射比的玻璃。单向透视玻璃在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也就是被监控的空间),观察面朝向监控者所在位置,单向玻璃其实就是单向透视玻璃的简称,也叫做单面镜、单反玻璃、镜面玻璃等。
现有的单向透视玻璃存在以下缺点:1、降噪性能差;2、保温隔热性能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单相透视玻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相透视玻璃,旨在解决现有单向透视玻璃降噪性能及保温隔热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相透视玻璃包括复合层、玻璃A和玻璃B,所述复合层位于玻璃A和玻璃B之间,所述复合层分别包括紫外线反射涂层、单向玻璃层和透明隔热保温涂层,所述玻璃A和玻璃B之间设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分别包括真空腔A和真空腔B,所述玻璃A和玻璃B外部粘接有PVB密封胶,所述玻璃A和玻璃B表面分别粘接有防爆膜A和防爆膜B。
可选的,所述紫外线反射涂层和透明隔热保温涂层分别位于单向玻璃层两侧壁。
可选的,所述防爆膜A粘接在玻璃A右侧壁,所述防爆膜B粘接在玻璃B左侧壁。
可选的,所述复合层位于真空层中间位置,所述真空腔A和真空腔B位于复合层两侧。
可选的,所述PVB密封胶与玻璃A和玻璃B连接处均粘接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位于防爆膜A和防爆膜B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复合层两侧分别安装有玻璃A和玻璃B,玻璃A和玻璃B之间设有真空层,真空层分别包括真空腔A和真空腔B,真空不能传递声音,真空层具有优良的隔音降噪性能。
2、本发明复合层分别包括紫外线反射涂层、单向玻璃层和透明隔热保温涂层,紫外线反射涂层和透明隔热保温涂层分别位于单向玻璃层两侧壁,有效的增加了单向玻璃层的保温隔热以及抗紫外线性能,提高用户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博雅钢化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博雅钢化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5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