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脾和胃养生汤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4987.2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方杨泉;方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杨泉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9062;A61P1/14;A61P1/00;A61P29/00;A61P1/02;A61P37/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 地址: | 3342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养生茶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健脾和胃养生汤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包囊,白囊的外边缘交织有缝边,包囊内包裹有粉末,包囊内粉末的配方包括甘草、麦芽、谷芽、白素根、青果、高良姜和鱼腥草以及甘树叶,甘草、麦芽、谷芽、白素根、青果、高良姜和鱼腥草以及甘树叶的各类粉末比例为:1:1:1:1:1:1:1:1,本养生汤茶具有调动脾胃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消化去疳积,除口臭,消除胃肠道炎症,理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免疫机制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生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脾和胃养生汤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包,指用纸或布包着茶叶,可以长期储存,使用时用水冲开,很多茶包里装的多为茶叶末子,但也不乏一些品牌会推出较为高档的茶包。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肠胃不舒服的现象,或者出现口臭、胃肠道炎症的症状,因此针对于脾胃不适以及存在口臭和胃肠道炎症的人群,本发明对此提出一种健脾和胃养生汤茶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人群生活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健脾和胃养生汤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脾和胃养生汤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包囊,所述白囊的外边缘交织有缝边。
优选的,所述包囊内包裹有粉末。
优选的,所述包囊内粉末的配方包括甘草、麦芽、谷芽、白素根、青果、高良姜和鱼腥草以及甘树叶。
优选的,所述甘草、麦芽、谷芽、白素根、青果、高良姜和鱼腥草以及甘树叶的各类粉末比例为:1:1:1:1:1:1:1:1。
优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麦芽、谷芽必须按祖传要求,确实做芽五至七分长晒干烘焙打粉备用;
S2、同时白素根适时采挖,切片晒干打粉备用;
S3、同时高良姜、甘草适时采挖,切片晒干打粉备用;
S4、同时青果、长至铜钱大小时采收,切片晒干烘焙打粉备用;
S5、同时鱼腥草、甘树叶适时采收,切碎晒干打粉备用;
S6、随后将麦芽、谷牙、白素根、青果、高良姜、甘草、鱼腥草和甘树叶所制成的粉末不断搅拌,直到各类粉末混合均匀为止;
S7、将混合粉末适量装入包囊内进行装包,随后对包囊外边缘进行密封,最后将茶包十小包一大包、二十小包一大包、三十小包一大包或者六十小包一大包进行打包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养生汤茶具有调动脾胃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消化去疳积,除口臭,消除胃肠道炎症,理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免疫机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养生茶内部成分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图中:1、缝边;2、包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杨泉,未经方杨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