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信息诊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4517.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来;冯杰;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40/20;G16H50/20;G16H10/60;G16H50/80;G06Q10/02;G06K17/00;A61G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周中民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医疗 设备 智能化 信息 诊疗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基于移动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信息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病患个人交互终端(1)、卫星中继系统(2)、模块化医疗车(3)、云端中央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4)、人机交互终端(5);
所述病患个人交互终端(1)包括便携式通讯设备,用于病患预约就诊、定位查找、病情咨询和诊断结果查询;
所述卫星中继系统(2)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病患个人交互终端(1)与模块化医疗车(3)的定位与监测,以及病患个人交互终端(1)、模块化医疗车(3)、云端中央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4)之间的相互通讯;
所述模块化医疗车(3)布置于街道社区或野外,模块化医疗车(3)的医疗舱通过中间隔板分割为医生工作区(303)和病患隔离区(304),中间隔板设有空气交换单元(312),医疗舱内设有通风换气设备、CT/DR检查设备、消毒设备、手术抢救设备、药品及血液存储设备,用于实现病患就地诊疗,模块化医疗车(3)也可通过卫星中继系统(2)与病患个人交互终端(1)相互通讯,实现远程诊疗,两个模块化医疗车(3)的医疗舱之间能够相互连通,可将至少两个模块化医疗车(3)的医疗舱之间连通组成临时医院;
模块化医疗车(3)分为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301)与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302)两种,常规型模块化医疗车(301)用于普通病例诊疗,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302)用于传染病诊疗或急救手术;
所述云端中央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4)用于搜集、处理以及存储诊疗信息;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5)通过云端中央数据处理与存储中心(4)和卫星中继系统(2)实现医院医护人员与病患个人交互终端(1)和模块化医疗车(3)的相互通讯,可实现远程诊疗,人机交互终端(5)也可供医生下载诊疗信息、诊断病情并上传诊断结果以及病患信息管理与跟踪;
所述特殊型模块化医疗车(302)的通风换气设备含有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进气消毒过滤单元(310)、温控单元(311)、负压发生装置(313)、排气消毒过滤单元(314),进气消毒过滤单元(310)与温控单元(311)相连,位于医生工作区(303)上部,负压发生装置(313)与排气消毒过滤单元(314)相连,位于病患隔离区(304)下部,医疗舱外的空气在负压发生装置(313)作用下经进气消毒过滤单元(310)、温控单元(311)进入医生工作区,然后通过空气交换单元(312)进入病患隔离区(304),再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314)排出医疗舱,通过进气消毒过滤单元(310)对进入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通过温控单元(311)调节医疗舱内气温,通过排气消毒过滤单元(314)对排出医疗舱的空气进行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信息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模块化医疗车(3)的医疗舱之间通过可展开的过渡连接装置(32)相互连通,过渡连接装置(32)展开后在两模块化医疗车(3)之间形成过渡连接区域;
所述过渡连接装置(32)包括位于模块化医疗车(3)医疗舱端部的伸缩推杆(321)、可抽拉式中空连接板(322)、风琴型气密罩(326)、固定接口(327),可抽拉式中空连接板(322)由多节板体组成,安装在模块化医疗车(3)医疗舱上侧夹层,风琴型气密罩(326)一端固定安装在模块化医疗车(3)医疗舱上,另一端安装在可抽拉式中空连接板(322)前端,并与伸缩推杆(321)前端连接,伸缩推杆(321)由多节杆体组成,通过扩展动力源(320)驱动进行伸缩,通过伸缩推杆(321)伸缩带动可抽拉式中空连接板(322)和风琴型气密罩(326)展开或收合,可抽拉式中空连接板(322)和风琴型气密罩(326)端部可与固定接口(327)对接,风琴型气密罩(326)内侧安装下拉式气密门(3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安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5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脏矩形机制的GUI片段式渲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用于电缆分布组件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