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聚能无机堵漏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4355.6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伟;朱鸿飞;李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隆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C04B111/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聚能 无机 堵漏 灌浆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堵漏的灌浆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聚能无机堵漏灌浆材料,包括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1‑2);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5‑15%水溶性不饱和化合物,1‑10%促进剂,1‑10%高分子乳液,0.1‑0.5%消泡剂,水补足余量;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1‑8%交联剂,0.5‑5%引发剂,余量无机填充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堵漏的灌浆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更涉及一种一种高聚能无机堵漏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大多数混凝土建筑经加固修复后仍可以继续使用,从而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受损的或承载性能不足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具有重要的意义。灌浆料是以高强度材料作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灌浆料具有自流行好、快硬、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无毒、无害、不老化、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自密性好、防锈等特点。灌浆料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类应用量大、使用面广的建筑材料。普遍应用于机械设备安装和加固修补工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强灌浆料的用量越来越大。
目前工程中适用的灌浆材料种类较多,从材料类型可分主要为化学灌浆材料和水泥灌浆材料。化学灌浆材料的特点是粘度低,可灌入微细裂隙,凝固时间从几秒至几十小时均可调节,但是化学浆材的价格高,配方复杂,具有一定毒性(如丙烯酰胺、氰凝等),同时也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另外部分化学灌浆材料也存在对耐久性差、强度下降快的问题,因此化学灌浆材料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以普通水泥浆及改性普通水泥基灌浆材料为代表的非金属灌浆材料具有成本低、来源广、强度高、耐久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缺陷,如:普通水泥颗粒粒径较大,粗颗粒较多(最大粒径可以达到90-100μm),可灌性不如化学灌浆材料;以普通水泥浆及改性普通水泥基灌浆材料为代表的非金属灌浆材料具有成本低、来源广、强度高、耐久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缺陷,如:普通水泥颗粒粒径较大,粗颗粒较多(最大粒径可以达到90-100μm),可灌性不如化学灌浆材料;当水灰比较大的时候,浆液的稳定性差,易析水回浓;硬化时候伴有析水,固相体积收缩,使硬化结石与被灌基体的黏结强度下降。
其中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的专利中CN108744382A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关于活性氧化镁和聚酰胺微球之间及逆行能够复配得到的一种防止煤炭自燃的多相凝胶泡沫,是一种利用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之间相配合使用的一种技术。因此对现有技术而言,化学灌浆材料和水泥灌浆材料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存在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是关于两种灌浆材料联合同时使用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因此现有技术中希望能够研究出一种不仅具有无毒无味安全环保,并且还具有防堵综合性能优异的一种灌浆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聚能无机堵漏灌浆材料,包括A组分、B组分,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1-2);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5-15%水溶性不饱和化合物,1-10%促进剂,1-10%高分子乳液,0.1-0.5%消泡剂,水补足余量;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1-8%交联剂,0.5-5%引发剂,余量无机填充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A组分、B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0.5-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水溶性不饱和化合物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盐、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水溶性不饱和化合物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2):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所述高分子乳液的粘度为500-2500c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隆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盛隆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