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听诊装置及其听诊教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3374.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付明;何勇;王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G09B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诊 装置 及其 教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听诊装置及其听诊教学系统,听诊装置的外观和使用与现有的听诊器完全相同,诊器的拾音器内设置有音频采集播放系统的传感器和扬声器,所述音频采集播放系统设置有模式设定模块,该模式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音频采集播放系统的工作模式。所述音频采集播放系统设置有采集、接收2种工作模式,采集工作模式是通过传感器将所述拾音器内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进行广播,接收工作模式是接收其他音频采集播放系统广播的电信号,并通过扬声器将接收的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听诊教学系统由1个设定为采集工作模式的听诊装置,以及多个设定为接收工作模式的听诊装置组成,实现多人同时进行听诊教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的教育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听诊装置及其听诊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听诊医生可以了解病人的健康情况,因此,听诊器的使用是每个医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在医生实习过程中,导师都会在查房过程中,让医生使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脏和肺部,然而,由于导师带队的医生都比较多,因此,如果让每个医生都使用听诊器去检查病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不仅会影响到教学进度,而且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为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能够让多个医生同时对病人进行听诊检查的技术,比如《一种多人同时听诊器》(公告号CN206350731U),通过电子听诊器采集声音信号,然后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多个听诊耳机,接收而使每个佩戴听诊耳机的医生都能同时听到电子听诊器采集的声音信号。
但是,实际操作对医学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教学用的听诊器为了满足多个人同时听诊,整个装置与医生实际使用的听诊器存在巨大差异。而且,提供给医生的是耳机,并不能用于听诊,因此,导师无法安排医生进行实际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听诊装置及其听诊教学系统,听诊装置的外观和使用与现有的听诊器完全相同,并且具有采集和接收2种工作模式。处于采集工作模式的听诊装置可以将拾音器内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向外发送,其他处于接收工作模式的听诊装置接收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实现多人同时听诊的目的。并且听诊装置的工作模式可以自行设定切换,以便医生进行实际操作。
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听诊装置,包括听诊器,该听诊器的拾音器内设置有音频采集播放系统的传感器和扬声器,所述音频采集播放系统设置有模式设定模块,该模式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所述音频采集播放系统的工作模式;
所述音频采集播放系统设置有采集、接收2种工作模式,采集工作模式是通过传感器将所述拾音器内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进行广播,接收工作模式是接收其他音频采集播放系统广播的电信号,并通过扬声器将接收的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音频采集播放系统还设置有: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扬声器发出声音信号;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音频采集播放系统进行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储与所述采集、接收工作模式相对应的控制程序;
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模式设定模块的设定信号,并根据设定信号接收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式设定模块包括2个按键开关,2个按键开关分别与采集、接收工作模式相对应,且分别与处理器信号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前级放大电路、AGC电路、滤波电路和AD转换器,所述传感器依次经前级放大电路、AGC电路、滤波电路和AD转换器与处理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