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盗油的操作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2924.3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赖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颀达联合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G08B13/196;G08B25/08;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5 | 代理人: | 李华双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操作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防盗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防盗油的操作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AR算法系统,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上还双向连接有显示系统,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还双向连接有控制系统,处理器上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还双向连接有远程控制系统,AR算法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油位检测系统和感应系统,感应系统通过控制实时的摄像装置和感应震动装置,将实际情况的数据信号与大数据中的数据信号进行对比,然后进行多次大数据信号对比,从对比中获得实际情况的数据信号反映的实际情况反映的问题,将个例放到大数据中,可以避免个例出现造成的例外情况发生,使处理器对操作系统中获得的数据信号判断的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油技术领域,具体为防盗油的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偷油现象比较普遍,盗劫技术越来越高,盗窃者在盗取油箱内燃油的方法一般有:1、用工具撬开机动车油箱盖,然后用吸油管等工具将油箱内的燃油抽取到事先准备好的油桶内;2、在油箱盖上方钻孔抽取燃油,此方法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油从油箱内抽到其它容器内,3、利用电钻加装钻孔器将油箱钻透,用抽油管把油抽出。
现有常采用雷达监控和红外线控制的防盗技术,但由于偷油速度很快,常常收到报警的1~2分钟,盗贼就已经把油偷走了,且报警声对惯犯起不了作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防盗油的操作系统,具备获得的数据信号判断的更准确等优点,解决了雷达监控和红外线控制,但由于偷油速度很快,常常收到报警的1~2分钟,盗贼就已经把油偷走了,且报警声对惯犯起不了作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获得的数据信号判断的更准确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盗油的操作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AR算法系统,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上还双向连接有显示系统,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还双向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处理器上的输出端和输入端还双向连接有远程控制系统,所述AR算法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油位检测系统和感应系统,所述感应系统通过控制实时的摄像装置和感应震动装置,所述感应系统和油位检测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报警系统。
优选的,所述报警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发声系统,所述发声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发光系统,发光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阀门控制系统,所述阀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连接有电话报警系统。
优选的,所述油位检测系统控制安装在油箱内部的油位检测装置,实时的检测油位的实际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的数据型号输送到AR算法系统上,通过大数据对此,得出现有情况下油位变化所反映的实际情况,可以很快的判断出油位的变化情况,从而由处理器判断出是否有人盗油。
优选的,在有人盗油靠近时和有人盗油时,实时的摄像装置,可以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并将图像信号输送到处理器上,通过处理器的储存和转化后,将转化后的信号输送到显示系统上,并在显示装置上实时显示,可以为汽车驾驶员实时观察油箱附近的情况提供便捷,同时储存下来的录像可以用作后期的视频证据,感应系统中控制的震动感应装置,可以感应油箱不正常震动情况发生,及时的感应处盗油时进行的非正常开油箱造成的震动情况,并将感应的震动信号与AR算法系统中的大数据进行对比,快速反应出是否有人盗油,通过检测震动和实时摄像的方式,从多个方面来感应是否有人偷油。
优选的,在感应系统和油位检测系统感应和检测出有人盗油时,感应系统和油位检测系统一边将信号输送到处理器上,一边将信号输送到报警系统上,由报警系统进行报警处理,将盗油的人吓退。
优选的,所述发声系统通过控制发声装置,一边发出警报声吓退盗油的人,一边提醒汽车驾驶员有人盗油,同时发声装置还可以对其他汽车进行警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颀达联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颀达联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