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缩机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2905.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钱有胜;高强;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2 | 分类号: | F25B31/02;F25B43/00;F04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储液器,设于压缩机的外侧,储液器与压缩机相连通;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压缩机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储液器相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向外凸出,且至少部分第二连接部的凸出方向朝向压缩机的轴向方向。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使连接支架与压缩机的连接位置远离压缩机的驱动机构,减少振动能量通过连接支架向储液器传导,从而减少储液器因振动引起的低频噪音,实现减振降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是家用电器中常用的制冷或制热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压缩冷媒。为了便于供应冷媒,使用过程中与压缩机配套设置有储液器,并通过连接支架将储液器与压缩机的壳体相连接。但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压缩机内的电机转动会带动储液器产生振动,进而产生低频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改进连接支架与储液器的连接方式来实现降噪,但因低频噪音的源头在于压缩机中的电机,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仅能部分缓解储液器产生的低频噪音现象,减振降噪的效果不明显,若要对压缩机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改进难度和成本较大,可实现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储液器,设于压缩机的外侧,储液器与压缩机相连通;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压缩机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储液器相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向外凸出,且至少部分第二连接部的凸出方向朝向压缩机的轴向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储液器以及连接支架。压缩机用于压缩冷媒,并向外提供高压气态冷媒。储液器用于储存液态冷媒,设于压缩机外侧,储液器与压缩机内部相连通,以便于向压缩机提供液态冷媒。连接支架用于连接储液器与压缩机,储液器通过连接支架连接于压缩机的外侧壁面上,以减少储液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晃动,增强连接强度,有助于提高储液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地,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压缩机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与储液器相连接。其中,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向外凸出,且至少部分第二连接部的凸出方向朝向压缩机的轴向方向,使第一连接部与压缩机的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接部与储液器的连接部位之间存在轴向间距,可使第一连接部在轴向方向远离压缩机内的驱动机构(例如电机),第二连接部可以沿单一方向凸出,也可以沿多个方向由第一连接部向外凸出,只要部分第二连接部的凸出方向朝向压缩机的轴向方向或具有朝向压缩机的轴向方向的分量即可;同时,还可使第二连接部由第一连接部向远离压缩机的方向凹陷,并与压缩机之间形成间隙,使得连接支架整体呈现阶梯状,防止第二连接部与压缩机发生接触。
通过本方案中的连接结构,一方面可减少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支架向储液器传导振动能量,另一方面振动能量在通过连接支架向储液器传导的路径发生了改变,有助于缓解储液器因振动引起低频噪音的现象。此外,本方案无需对压缩机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仅需对连接支架的结构进行改进即可,操作难度较小,实现成本较低,且改进了连接支架与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式,减振降噪的效果更加明显。
可以理解,压缩机内设置有驱动压缩机运转的驱动机构,在压缩机工作时,驱动机构会引起振动。现有的压缩机组件中的连接支架受结构限制,连接支架与压缩机的连接部位距离压缩机的驱动机构较近,储液器的振动噪音较为明显。本方案中的压缩机组件,通过对连接结构的改进,可有效降低储液器的振动噪音,有利于改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可以是立式压缩机,也可以是卧式压缩机。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压缩机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