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82488.X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洪;余雷;吴邵海;姚裕春;褚宇光;周波;郑永飞;肖朝乾;王智猛;梁升锦;张建文;王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波 |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空 路基 结构 组件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其中架空式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两个挡墙之间填筑有基床表层,承载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托梁,每个托梁底部沿托梁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基床表层上设置有轨道结构基础,轨道结构基础与挡墙之间压实有缓冲层,当轨道结构基础为至少两条时,相邻轨道结构基础之间也压实有缓冲层。本发明的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不仅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而且,可减小高铁列车对承载板及下部结构的动应力、动位移和疲劳作用,同时也方便轨道结构和承载板后期的运营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要求特别高,为了控制工后沉降并满足高铁安全运营和舒适度的要求,现有铁路路基往往要采用很强的地基处理措施,特别是对于填方路基地段。高速铁路路基填方地段多采用梯形型式,两侧采用放坡至地面,并在地面做地基处理,如《埋入式托梁桩板结构》(CN103397656A)、《一种四线无砟轨道路基桩板结构》(CN204644799U)、《一种加固处理新建铁路岩溶地基的施工方法及其路基结构》(CN105696427A)和《预制GFRP管混凝土桩与混凝土板顶置式路基桩板结构》(CN108824097A)等专利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控制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
这种“填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结构形式,具有工后沉降小、运营舒适高的优点,是国内外常用的路基结构形式。但该结构形式由于填土以后增加了占地宽度和填土荷载,直接导致地基处理的面积增大且处理深度深,从而引起了较大的工程投资;该结构形式需要大量的合格填料,填料由于环保、运距等问题而导致填料来源困难且价格不断增加,且这个问题在中东部平原地区尤为突出;该结构形式的占地宽度为路基面宽的数倍,征地拆迁量大且投入高,特别是对于城区和耕地地段更为如此。
而如果将支撑轨道结构设置于格架,将格架设置于地基内,来避免大量填料,降低占地宽度时,由于高速铁路对格架会施加很大的动应力、动位移和疲劳应力,对格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会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轨道结构与格架直接相连,在维护轨道结构时会磨损甚至破坏轨道结构与格架的连接位置,这不仅不方便轨道结构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且可能造成格架的局部破坏而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填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结构形式存在地基处理面积大,占地宽度大,需要大量路基填料,施工成本高;使用格架支撑时,高速铁路对格架会施加很大的动应力、动位移和疲劳应力格架的安全性会有一定影响,不方便轨道结构与格架结构后期的运营和维护的问题,提供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路基组件、路基系统及施工方法,不仅地基处理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填料用量少、施工质量更可控、环保而且施工成本更低,而且,可减小高铁列车对承载板及下部结构的动应力、动位移和疲劳作用,同时也方便后期的运营和维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上两侧分别连接有挡墙,两个挡墙之间填筑有基床表层,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托梁,所有所述托梁沿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托梁底部沿所述托梁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至少两根桩基,所述基床表层上设置有轨道结构基础,所述轨道结构基础与所述挡墙之间压实有缓冲层,其中,当所述轨道结构基础为至少两条时,相邻所述轨道结构基础之间也压实有缓冲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架空式路基结构,所述承载板顶部设置有基床表层,所述轨道结构基础与所述挡墙之间抵接有缓冲层,通过设置基床表层和缓冲层,用于缓冲高铁列车对承载板及下部结构的影响,以减小高铁列车对承载板及下部结构的动应力、动位移和疲劳应力,由于基床表层的保温作用而减小了温度效应的不利影响,同时将轨道结构安装至轨道结构基础上之后,其与所述承载板之间通过基床表层隔开,方便轨道结构和承载板后期的运营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外预应力转向构造
- 下一篇:一种多层聚氨酯复合膜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