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芒针组件及其施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2046.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持;沈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沐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组件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芒针组件及其施针方法,它包括芒针本体和用于辅助芒针本体施针的套管,芒针本体具有针体和针尖;套管,用于辅助施针的承接机构,套管具有至少二段套接通管,套接通管区间设有套管接头,套管接头由套接段、限位固定段和防滑段组成,限位固定段上设有限位台阶块,套接段管内设置有倒圆角结构,芒针本体通过撑紧塞固定于套管内,实现始终顺利流畅地进针,有助于进针的顺利实施,无需施针者直接接触针身,干净卫生,操作便捷,既有利于提升进针的精准度,又不用减短套管长度从而保证对芒针的有效保护,达到保护针身的硅油不被刮落等作用,其分段尺寸按照医生要求定制,适用性更广,易于使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进针时不直接接触芒针的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芒针是中医针灸用的一种长针,一般以3~6寸长较多,由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由于针身细长而软,所以针身在无外界辅助支撑的情况下常常会发生弯曲,因此在进针时,通常需要对针身进行辅助支撑,以控制进针方向并增加进针的精准度。
目前常用的辅助支撑手段是在芒针上套一个塑料管,主要作用是用于保护针尖、针体,避免针体和针尖损伤,也避免医生手指接触到针体(因为芒针属于长针,而长针刺入人体时很容易弯曲,所以一般医生需要手持针体辅助施针),辅助医生施针,使用时医生一手扶住塑管,一手捻转针柄,避免了手持接触针体。
但是这种套管方式存在弊端,为了将针和塑管有效固定,通常会将塑管尺寸和针做的一样长,这样针身刚刚扎入人体内,针柄即没入套管内,此时欲继续进针,只能拔掉套管,如果管子塑管短了医生取针又不方便,即使拔掉套管后露出的针身仍然较长,针身还是非常容易自然弯曲,影响进针的实施及进针的效果,常常还需要使用手扶针身以辅助实施进针,但是用手或者是辅助垫有纱布、棉球等进行直接接触针身,不能达到洁针技术规范操作,在卫生安全上都还具有一定的隐患,影响施针效果。另外,如果将套管长度变短,则无法将针身全部包装起来,运输时容易刮掉针身上的硅油而影响使用。
中国专利 201020509127.3,公开了一种芒针,由针尖、针身、翼状针根、“Z”字形针柄四部分组成,所述的针身设置为细长呈圆柱状,材质采用钨钢制造;针尖设置为钝圆状,尖而不锐,避免刺伤血管;“Z”字形针柄设置为“Z”字形,针柄前端与翼状针根垂直;翼状针根设置为0.5×1.5cm大小的平板状,留针时针柄与皮肤水平位置。
上述公开的对传统芒针针柄与针身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沿皮下横刺法时不易施行提插手法的问题,但是在针身刺入人体皮肤后,针柄在前期施行提插手法时针身还会存在弯折的情况,还会借助手进行操作,造成针身污染,同时也会刮掉针身上的硅油。
那么如何提供一种使套管能对其针体一直起到支撑作用,无需其他辅助进针,卫生方便且不断导引芒针进针的配套辅助芒针组件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套管连接能够根据进针的实际情况调整套管的长度且使套管能对其针体一直起到支撑作用辅助进针、非接触式、卫生方便且不断导引芒针进针的辅助芒针组件及施针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芒针组件,它包括芒针本体和用于辅助芒针本体施针的套管,其中
芒针本体,其芒针本体具有一针体和一针尖,所述针体外围逐渐环绕收缩形成手持针身端部,所述手持针身端部两端延伸处与针尖相连接,所述芒针本体整体形成为直线长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沐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沐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雾化干雾门帘
- 下一篇:一种底水水合物藏射孔方式优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