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81638.5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垒;陶春辉;王汉闯;周建平;柳云龙;丘磊;顾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1/20;G01V1/04;G01V1/157;G01V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源 位于 下方 海洋 地震 探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船(3)、震源(1)、光电复合缆(2)和独立式组合拖缆装置;所述的母船(3)通过光电复合缆(2)与震源(1)相连;所述的独立式组合拖缆装置通过抱箍(4)固定于光电复合缆(2)上;
所述的独立式组合拖缆装置位于震源(1)上方,包括供电及采集单元(5)、多道拖缆(7)和阻力装置(8);所述的供电及采集单元(5)的一端通过距离可调装置与抱箍(4)相连,另一端与多道拖缆(7)相连,多道拖缆(7)的尾部连接有协助拉直拖缆的阻力装置(8),并可通过移动抱箍(4)在光电复合缆(2)上的位置,调节多道拖缆(7)在海洋中的深度;
所述震源和拖缆的布置满足其中Δtext为地震子波延续时间长度,d2为震源与多道拖缆深度差,d3为震源离海底的深度,c为水中声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独立式组合拖缆装置还包括辅助浮球(6),辅助浮球(6)设置于供电及采集单元(5)与多道拖缆(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源(1)位于多道拖缆(7)中间位置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拖缆(7)上均匀布置若干个水听器,每个水听器通过数据线与供电及采集单元(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道拖缆(7)呈现水平姿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勘探目标自海底向下的双程地震走时≥(h-d2)/c时,调整多道拖缆深度反之,调整多道拖缆深度其中h是水深,d2为震源与多道拖缆深度差,c为水中声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位于拖缆下方的海洋地震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震源为换能器或者电火花震源。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的海洋地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勘探目标,布设震源和多道拖缆:
首先确定震源深度满足其中Δtext为地震子波延续时间长度,d2为震源与多道拖缆深度差,d3为震源离海底的深度,c为水中声速;
当勘探目标自海底向下的双程地震走时≥(h-d2)/c时,将震源下沉并调整多道拖缆深度,使之满足反之,调整多道拖缆深度其中h是水深;通过调节抱箍在光电复合缆上的位置,固定多道拖缆的深度;最后调整抱箍与供电及采集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得震源位于多道拖缆中间位置的正下方;
2)激发震源,地震子波在勘探目标区域所在的反射层位反射后,向上传播至多道拖缆,由多道拖缆上的水听器采集地震信号;供电及采集单元对多道拖缆进行供电并记录每一个水听器采集到的地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6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