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性能测试设备与方法及参数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9643.2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0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元;张勇;胡春艳;徐幸仪;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C02F7/0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刘冬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气 增氧放 水管 性能 测试 设备 方法 参数 优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的性能测试设备,包括设置于水中的潜水泵、输出功率可调的变频电源、开度可调的阀门、空气流量计、管道流量计、管道压力计,由管道将这些设备连接并与水池连通,形成一个闭环。本发明可以检测任意型号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在指定工作压力下的吸气量及增氧效果,为增氧放水管的定型设计及增氧放水管产品性能检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性能测试设备测试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的吸气增氧效果的测试方法及利用该测试方法对增氧放水管的结构尺寸参数优化的参数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增加灌溉供水或养殖供水中氧含量的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610823146.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包括进水段2、喇叭口收缩段3、喉管4、掺气增氧段10和弯头9,所述弯头9连接在掺气增氧段10尾端,所述喉管4靠近弯头3的一端上部开设有一纵截面为弧形的吸气腔7;所述吸气腔7的横截面积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吸气腔7底部的开口朝向喷口10一侧,吸气腔7上部连接一进气管6,所述弯头9内固定有振动片8剖,在水流冲击下,振动片8产生高频振动,将空气泡击碎,形成微小气泡溶解于水体中,实现增氧。该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可稳定、持续地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申请人在将发明专利变成应用产品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该放水管结构较为特别、新颖,市面上尚无与该放水管结构相适应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此外,为了掌握该放水管关键部位的结构尺寸参数与吸气增氧效果的影响关系,为增氧放水管定型设计提供依据,需要对不同结构参数的增氧管样机进行吸气增氧性能测试,以便根据测试结果优化增氧放水管结构尺寸参数;与此同时,对批量制造的增氧放水管产品也需要抽样检测其吸气增氧性能,以检验产品出厂质量。为此,亟待开发一种专门用于该放水管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定型设计、产品质量及性能检验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的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性能测试设备,所述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潜水泵、变频电源、开度可调的阀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变频电源输出端与潜水泵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一端与阀门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被测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的进水段入水口连接;所述性能测试设备还包括用于测量被测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的进水段进水流量的水流量表、用于测量被测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的进气管吸气流量的气体流量表、用于测量第一管道内水流压力的第一压力表、用于测量第二管道内水流压力的第二压力表。
本申请中,利用水流量表测量进水段进水流量,利用气体流量表测量进气管吸气流量,利用第一压力表测量第一管道内水流压力,从而可以对进水流量、吸气流量均实现监控,从而便于对增氧放水管性能进行测试。通过设置第一压力表,从而可以对潜水泵提供的水流压力进行测量。利用变频电源可对潜水泵进行控制,从而对第一管道内水流的压力和水流量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进水段进水流量、进水压力进行控制。申请人在研究时发现,对本发明涉及的增氧放水管进行测试时,常常需要对一定水流流量范围或一定水流压力范围内增氧放水管吸气流量进行测试,如果通过对变频电源频繁调整潜水泵出水水流的压力或流量从而改变增氧放水管进水流量范围、进水压力范围,则容易对潜水泵造成损坏。本发明中,在潜水泵与增氧放水管之间设置开度可调的阀门,变频电源的输出功率调整好之后,便无需再调整该输出功率,仅需调整阀门开度,即可改变第二管道内的水流流量或水流压力,从而可以改变增氧放水管进水流量范围、进水压力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量表的进气口与外界空气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表的出气口与进气管吸气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流量表为机械式燃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