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燃气体分析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8865.2 | 申请日: | 202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吕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浦顿(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2 | 分类号: | G01N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 气体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分析仪,包括外壳、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校准气流路切换电磁阀、火焰温度传感器、样品限流器、喷射器、燃料气限流器、燃料气控压阀、电子控制模块与喷射器控压阀,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焊接有螺栓一体化法兰,所述螺栓一体化法兰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采样探针与样品返回探针,且样品返回探针设置于采样探针的底端,所述采样探针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喷射器控压阀,所述喷射器控压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供风口,所述喷射器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样品限流器。本发明结构简单,在线原位安装,不占用空间,极短的测量T90时间,易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燃气体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线分析系统应用中,分析仪表的分析周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特别是对于可燃性气体的分析周期时间,需要尽可能的缩短,以满足工控系统对于工艺管道内的可燃气体LEL值的监控及时并准确,从而联动通风系统的运行来降低工艺管道内部工艺气体的LEL值,避免工艺流程下游的设备发生爆炸的危险。常规LEL检测的T90时间约为10-20秒,无法满足工艺连锁控制的时间间隔要求,从而不能引入连锁控制系统中。
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610962.3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检测仪,包括传感器模块、微处理电路和声光报警电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供电电路、数据输出电路,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可燃气体检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微处理电路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A/D转换电路。该可燃性其他检测仪可以随可燃气体检测进行校准,提高可燃气体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可燃气体危险性判断的科学合理性。是通过可燃气体检测传感器来实现可燃气体的检测,能够实现可燃气体的检测。
然而其检测时间超过10秒,无法满足工艺连锁控制的时间间隔要求,从而不能引入连锁控制系统中,且与可燃气体检测传感器配套的探头为易损品,需要定期更换,增加检测成本,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燃气体分析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气体分析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可燃气体分析仪结构复杂,安装麻烦,检测时间长,采用易损品检测,需要定期更换,不易于维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燃气体分析仪,包括外壳、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校准气流路切换电磁阀、火焰温度传感器、样品限流器、喷射器、燃料气限流器、燃料气控压阀、电子控制模块与喷射器控压阀,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焊接有螺栓一体化法兰,所述螺栓一体化法兰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采样探针与样品返回探针,且样品返回探针设置于采样探针的底端,所述采样探针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喷射器控压阀,所述喷射器控压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供风口,所述喷射器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样品限流器,所述样品限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与燃料气限流器,且燃料气限流器设置于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的右侧,所述燃料气限流器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燃料气控压阀,所述燃料气控压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进气口,所述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的底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校准气流路切换电磁阀,所述校准气流路切换电磁阀的外表面通过管道连接有零点标气接口与量程标气接口,所述外壳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有电子控制模块,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的外表面内嵌有数据接口。
优选的,所述采样探针的内腔通过管道与喷射器的内腔连通,且采样探针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所述采样探针的表面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螺栓一体化法兰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预留管口,所述预留管口的左侧焊接有工艺管道,所述采样探针与样品返回探针皆插设于工艺管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的一端与样品返回探针连接,所述样品返回探针的内腔与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的内腔连通,所述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燃烧室的内腔连通,所述样品流路切换电磁阀的底端通过管道与校准气流路切换电磁阀的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浦顿(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莱浦顿(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