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78702.4 | 申请日: | 2020-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登;王孝建;尚元艳;许姣姣;陆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28;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镀锡 钢板 镀层 宏观 耐蚀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的检测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无法准确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的检测方法,包括:1)制备试样;2)用水浸泡试样,3)对试样进行升温处理,升温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水和试样进行加热,由室温加热至40‑60℃,保温15‑90min;第二阶段对水和试样进行加热,升至90℃以上保温40‑300min;然后从水中取出试样;对试样进行烘干;4)计算试样的宏观耐蚀性,锈点数量高于相邻区域20个/dm2的区域为宏观易腐蚀区域。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分辨率高、重现性好,检测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电镀锡钢板耐蚀性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的检测方法,属于钢铁材料耐蚀性性能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冷轧电镀锡钢板是食品、饮料等包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镀锡板性能检测中,涉及耐蚀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孔隙率法(porosityholegramme,PHG)、铁溶出法(ironsolutionvalue,ISV)和合金耦合电流(alloy-tincurrent,ATC),其中ISV和ATC主要针对5.6g/m2以上厚锡量产品,PHG主要针对2.8g/m2以下锡量产品,这三种方法可以很好评估产品表面微观孔隙和露铁等腐蚀活性位点,但因取样尺寸(Φ≤50mm)和位置限制,结合腐蚀介质差异,无法检出整板面或者大尺寸范围的表面耐蚀性差异。
此外湿热、盐雾等加速腐蚀方法能够表征尺寸稍大一些的材料表面腐蚀活性位点,但因环境介质中氧含量无法控制,无法实现镀锡板材料包装后的微氧或无氧环境,往往所得试验结果与实际数据完全不同。此外,现有扫描开尔文探针及电化学显微镜其样品检测尺寸更小,不适用于大生产过程监控。
综上,一种能够快速模拟镀锡板包装的微氧环境,实现样品大尺寸化的宏观耐蚀性检测方法对指导现场生产非常迫切,同时要求该方法能够直接应用于镀锡板生产加工过程中表面与辊系的接触损伤检测,识别出材料在宽度或者长度方向的擦划伤和隐形易腐蚀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的检测方法,用于大尺寸镀锡板表面擦划伤、腐蚀弱点区域的表征识别,利用其结果指导现场生产过程中通道精度控制调整,提升成材率。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将镀锡板置于水环境中,通过温度控制氧含量和腐蚀速度,模拟带钢在包装环境中腐蚀演变过程,培养和加速镀锡板表面锈蚀发生,利用锈点数量相对差异识别材料在宽度或者长度方向的擦划伤和隐形易腐蚀区域。本发明方法突破了现有方法的尺寸限制,其结果与包装环境中的镀锡板腐蚀规律较为吻合,可以直接指导现场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试样,在待测冷轧电镀锡钢板上截取一块长方形试样,试样长度为100-1300mm,宽度为50-400mm,将试样卷取成圆柱状,试样层与层之间用绝缘夹、绝缘胶带或卡槽固定,试样层与层之间间距为5-50mm;
2)用水浸泡试样,将试样浸入室温水中,水质电导率小于100μs/m,水没过试样顶部30mm以上,试验距加热器皿底部高于5mm以上,试样不与加热器皿直接接触;
3)对试样进行升温处理,升温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水和试样进行加热,由室温加热至40-60℃,保温15-90min;第二阶段对水和试样进行加热,升至90℃以上保温40-300min;然后从水中取出试样;对试样进行烘干;
4)计算试样的宏观耐蚀性,用肉眼观察试样表面的锈点,锈点数量高于相邻区域20个/dm2的区域为宏观易腐蚀区域,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不合格;反之,试样表面不存在宏观易腐蚀区域,冷轧电镀锡钢板镀层宏观耐蚀性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