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通道门监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78352.1 | 申请日: | 202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帅立国;王顺卿;李金陵;余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E05B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通道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宇通道门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信号主机,监控摄像头,显示器,声光报警器,智能门锁,楼层信号分机。所述智能门锁安装在通道门上,智能门锁将通道门开关门状态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发送给楼层信号分机,楼层信号分机通过网络将通道门开关状态信号传输给信号主机,信号主机连接监控器,同时连接控制室,监控器连接声光报警器。该系统具备如下功能:实时监测通道门开关状态,智能门锁具有模拟上锁功能。当通道门打开时,系统会进行声光报警,并记录具体信息。当通道门打开时,系统启动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判断是否是非法入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楼宇安全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宇通道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消防设计越来越受重视,在建筑中安装了诸如火灾报警、防火门监控、电气火灾监控等诸多监控系统。针对消防通道,有时要求使用的门必须是常闭防火门,同时根据消防的要求,不能对常闭防火门进行上锁,这样虽然达到了消防上的规定,但在楼宇安全监控和防盗方面却存在隐患。无关人员经常会通过常闭防火门进出,不能起到防盗的效果。同时由于非专业人员操作,经常造成常闭防火门不能保持正常关闭状态,无法在火灾来临时起到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目前,防火门故障的检测大多依靠人工检测,人工检测不仅工作量大、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效率较低、容易出现遗漏。如何同时协调消防和安全监控两个方面的要求,成为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难点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楼宇通道门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备如下功能:
1、在通道门上设置智能门锁,实时监测通道门开关状态。智能门锁具有模拟上锁功能。
2、当通道门打开时,系统会进行声光报警,并记录具体信息。
3、当通道门打开时,系统启动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判断是否是非法入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提出一种用于楼宇通道门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信号主机,监控摄像头,显示器,声光报警器,智能门锁,楼层信号分机。所述智能门锁安装在通道门上,智能门锁将通道门开关门状态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发送给楼层信号分机,楼层信号分机通过网络将通道门开关状态信号传输给信号主机,信号主机连接监控器,同时连接控制室,监控器连接声光报警器。
所述的通道门为常闭状态,多为常闭防火门。
所述的智能门锁内部设有门磁开关和通信单元,门磁开关监控通道门的开关状态,通信单元可将通道门开关状态信号通过无线信号方式发送给楼层信号分机。同时将智能门锁具有模拟上锁功能,即可设置为仅外观为上锁的状态,实际上不影响通道门的打开。
所述的楼层信号分机能够同时接收所在楼层的多个智能门锁发来的无线信号,并可以自动识别无线信号对应的具体通道门。
所述的信号主机和楼层信号分机的信息传输是以无线网络的形式实现。每栋建筑可设置一个本发明系统,系统内设置一个信号主机,楼层信号分机的数量可根据建筑的层数进行具体设置。
所述的监控器连接信号主机,汇总分析整栋建筑内所有通道门的开关状态。监控器面板上设置指示灯、按键和液晶显示屏。指示灯用于显示工作状态,按键用于启动、停止监控器,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详细信息。所述的监控器连接控制室,实现远程状态数据上传。
所述的监控摄像头具有自动跟踪模式。自动跟踪模式是在智能识别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差分计算,自动识别视觉范围内目标的运动方向,并自动控制摄像头云台对移动目标进行跟踪,通过所配置的高清晰自动变焦镜头,使所有动作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当通道门突然打开时,监控摄像头启动并自动旋转到通道门方向开始追踪,保证监控图像能够记录目标物体的移动全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8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金属串联冷却电缆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智能通信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