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722.1的多描述语音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7908.5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2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喆;殷福亮;何莹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9/16 | 分类号: | G10L19/16;G10L19/03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722.1 描述 语音 编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G.722.1的多描述语音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原始语音信号分别输入至G.722.1编码器和互补编码器进行编码分别得到码流I和码流II;
将原始语音信号输入至G.722.1编码器进行MLT变换得到MLT系数,将MLT系数划分为多个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区域功率,对区域功率进行量化处理得到区域功率的量化指数,对量化指数进行编码得到区域功率编码比特,对MLT系数、区域功率的量化指数以及区域功率编码比特进行进一步编码处理得到码流I;
将原始语音信号输入至互补编码器中首先获取语音信号的量化指数,对该量化指数进行优化调整获得该语音信号的码流,对该码流进行部分解码处理得到对应的解码MLT系数,将此解码MLT系数和码流I进行部分解码得到的MLT系数输入至感知误差计算模块获取感知误差,循环优化调整过程在最优调整方案下获取码流II;
将码流I和码流II分别打包成packet1和packet2,再将packet1和packet2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解码器中进行解码得到解码语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722.1的多描述语音编码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量化指数进行优化调整过程为:
设量化指数为rms_index(r),集合C={rms_index(r)-1,rms_index(r)+1},将编码器分为14个区域,每一区域有两种可能取值,将每个区域r初步量化的rms_index(r)替换为集合C中的任一元素,对全部14个区域进行调整,共有约为214-1种调整方法,对于任一区域r,有-8≤rms_index(r)≤31,r≠0,因此对于rms_index(r)=-8,对于区域0,rms_index(0)=0,不选取集合C的第一个元素,对于rms_index(r)=31,不选取集合C的第二个元素,设初始调整方法为P0,P0为214-1种调整方法中的随机一种,最优调整方法为Pm,并满足联合感知误差最小同时互补编码器的感知误差不大于G.722.1编码器的感知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G.722.1的多描述语音编码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感知误差采用如下方式获取:
将码流I进行部分解码得到enc1_mlt(n),将优化调整后的码流进行部分解码得到enc2_mlt(n),对enc1_mlt(n)和enc2_mlt(n)加权得到联合解码的MLT系数com_mlt(n),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相对误差
计算感知加权权重w(n)
其中E是等响度曲线中听阈曲线上对应25nHz频率的dB值;
计算感知误差为
其中0≤n280,mlt(n)为编码信号经过MLT变换得到的MLT系数,将式(4)中的com_mlt(n)替换为enc1_mlt(n)和enc2_mlt(n),对应的误差记为eenc1和een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79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