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if1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抑制病理性疼痛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77819.0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于耀清;王欢;韦娜;于洋;杨艳;王晓亮;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713 | 分类号: | A61K31/713;A61P29/00;A61P2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if11 基因 重组 相关 病毒 抑制 理性 疼痛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if1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抑制病理性疼痛的应用,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公开了含有大鼠Kif11基因干扰shRNA序列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9‑ZsGreen‑ShRNA‑Kif11具有转染体外培养的背根节神经细胞的作用;具有转染活体动物背根节神经细胞的作用;具有抑制病理性痛敏反应的作用,因此以Kif11基因为干预靶点在疼痛治疗中具有参考意义,在疼痛治疗药物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基于Kif1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抑制病理性疼痛的应用,尤其是针对Kif11基因干扰shRNA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神经细胞及其抑制病理性疼痛应用。
背景技术
病理性疼痛是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产生机制复杂。在急性炎症、组织损伤、神经压迫、肿瘤以及慢性感染等诱因作用下,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增高,而这些病理生理过程持续进行将导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改变,最终使疼痛持续慢性化而进入疾病状态。对于病理性痛,尤其是慢性痛,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背根节(DRG)神经元表达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等多种疼痛调节分子,是病理性痛信号产生和传递的第一级神经元,也是镇痛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靶位。针对这些疼痛调节分子已经开发出多种化合物,有些甚至已经美国FDA批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但结果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最好的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对疼痛评分的抑制程度也到30%。而阿片类镇痛药物由于成瘾性等副作用,主要用于癌性痛的治疗。因此,疗效差、特异性差、副作用多等问题是困扰当前镇痛药物研发的瓶颈。
近年来,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的迅猛发展,能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目前人工实现RNAi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直接将体外合成的siRNA序列导入细胞,主要缺点在于转染效率低,效果不稳定,作用持续时间短。另一种是通过转染载体持续稳定表达siRNA,主要优点在于稳定大量的表达短发夹RNA(shRNA),shRNAs末端在体内被加工、处理成约21bp的类siRNA分子,siRNA将启动RNAi因此可用于长时间干扰靶基因的表达。与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载体相比的突出优势在于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安全性高,免疫原性低,宿主范围广,携带的转染载体基因能长期稳定表达,体外和体内均可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前景。近年有报道显示,运用RNAi技术特异性干扰神经细胞离子通道(如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谷氨酸受体等)能发挥镇痛作用,提示RNA干扰技术在疼痛药物研发方面具有潜力。
Kif11(kinesin family member 11,又称Eg5)是驱动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多数研究认为该分子主要参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定位、中心体的分离以及双极纺锤体的形成和分离有关,因此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近年来发现Kif11在非分裂的神经细胞中也有表达,参与调节神经轴突的生长,但是该分子在神经细胞中是否发挥其他作用尚未明确。
虽然目前已经有针对Kif11的小干扰RNA,例如圣克鲁斯的生产的siRNA、shRNA质粒和慢病毒包装颗粒,以小鼠Kif11基因为靶点,病毒滴度低(每毫升含有1×106慢病毒转导颗粒),能否转染神经细胞并发挥生物学作用等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Kif1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抑制病理性疼痛的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Kif11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9-ZsGreen-ShRNA-Kif11在制备抗疼痛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为抑制病理性疼痛的药物。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药物是以Kif11基因作为干预靶点的抑制病理性疼痛的药物。
优选地,所述的药物为通过转染神经细胞抑制疼痛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7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