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实现反硝化除磷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7307.4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惠;林梅山;李益洪;马茹飞;孙连鹏;郭五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龙孟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实现 硝化 污水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实现反硝化除磷的污水处理方法,步骤如下:将活化后的污泥接种至较大高径比、多组曝气系统的快速反硝化除磷装置,在厌氧/好氧/缺氧的运行模式下,通过分段式调控系统内溶解氧的方法实现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分段式控氧的流程为好氧段运行的前120min通过双曝气系统调控DO值逐渐增加至0.8‑1.0mg/L;好氧段运行的后60min通过单曝气系统调控DO值逐渐增加至1.8‑2.0mg/L;反应器沉淀时间为5‑30min,泥水分离后进行排水,排水比为0.3‑0.5;运行过程中保持污泥浓度范围为4000‑5000mg/L。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方法实现反硝化除磷的快速启动,不仅节能降耗,而且具有较高的生物除磷效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污水处理方法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段式控氧的快速实现反硝化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氮磷化合物所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但城市污水厂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常因碳源不足而导致污染物去除效能偏低。近年来,反硝化除磷工艺因其节省碳源、降低能耗、强化去除效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尽管现有研究表明该工艺可在同一系统内进行内碳源化、硝化、好氧吸磷、反硝化除磷等多种反应,然而对各反应流程的调控极大程度地依赖于系统内的溶解氧(DO)浓度,其值过高导致系统反硝化除磷效能降低,而过低则会对硝化、好氧吸磷及提供硝酸盐作为反硝化底物均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延长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启动时间。因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精准分配及合理利用DO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启动速度快且运行稳定的反硝化除磷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来实施上述污水处理方法的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实现反硝化除磷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污泥活化及反应器启动阶段:污泥取自污水厂A2/O工艺生化池好氧段末端,采用间歇曝气及补充营养的方式对污泥进行活化,总时间为48±2h;活化后的污泥经标准筛过滤后接种至反硝化除磷反应器中,初始污泥浓度为4000±50mg/L;步骤二、分段式溶解氧调控阶段:反应器采用AOA运行模式,即厌氧/好氧/缺氧模式,单个运行周期为360min,包括厌氧段为30min,好氧段为180min,缺氧段为90min;好氧段采用多组曝气系统、分段式控氧的运行方式;分段式控氧的流程为,在运行好氧段至120min时调控反应器内DO值增加至0.8-1.0mg/L,在运行好氧段至180min时调控反应器内DO值增加至1.8-2.0mg/L。
更为优选的是,在步骤一中,所述间歇曝气的总曝气时间为24±2h。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分段式控氧是通过启停双向空气泵来实现的,在运行好氧段至120min时同步开启双向空气泵调控反应器内DO值增加至0.8-1.0mg/L,然后关闭一侧空气泵。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反应器单个运行周期内污泥沉淀时间为5-30min,排水比为0.3-0.5。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保持污泥浓度范围为4000-5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7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