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热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及滑压运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6853.6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2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邵飞;张宁;蒋寻寒;阮圣奇;吴仲;陈开峰;胡中强;蒋怀锋;任磊;吴剑;朱涛;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F01D21/00;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机组 运行 优化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热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试验分别获取主蒸汽流量与最优主蒸汽压力之间的关系,和不同供热抽汽流量下的机组电负荷与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经过运算处理得到机组电负荷与最优主蒸汽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用于滑压运行。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使用优化后的滑压运行关系进行滑压运行的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供热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及滑压运行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在不改变现有的DCS滑压控制曲线类型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不同供热流量使用不同的滑压曲线进行运行控制,使机组运行经济性得到精细化管理;并且通过引入背压修正,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该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方便实施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供热机组运行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及滑压运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不断增长,对机组调峰能力的要求日益升高,火电机组面临大范围调峰运行。为保证机组运行效率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用汽的需求,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和发展热电联产,各种类型的供热机组逐年增加。针对大型火电机组,主要供热形式为采用从汽轮机抽汽口处进行供热。
现阶段,供热机组普遍采用的滑压运行方式,将机组的负荷作为自变量,在某一特定抽汽量及某一背压的情况下来确定机组的最优主蒸汽压力。然而此种方法局限性较大,仅适用于特定抽汽量和背压的情况下,若偏离这些限定条件则会造成较大的偏差,引起机组不经济性运行。
针对机组滑压优化,主要的方法有耗差分析法、试验比较法、引入修正因子法以及采用主蒸汽流量为基准的方法。目前可用于供热机组滑压优化的方法包括试验比较法、引入修正因子法以及采用主蒸汽流量为基准的方法。这些方法或是因为使用具有局限性,或是因为精确度不高,亦或是试验工况繁多,无法得到一种较贴合生产实际且较为精确的方法。
目前绝大多数电厂里使用的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的滑压运行曲线为机组电负荷为横坐标,汽轮机主蒸汽压力为纵坐标的曲线;有学者提出采用主蒸汽流量与主汽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作为滑压运行曲线,这与大多数DCS系统的滑压运行曲线不一致,修改起来会相对麻烦,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电厂里主蒸汽流量测量多采用的是间接测量的方法,且该方法准确度与计算公式和计算基准工况的选取精确性有很大关系。目前绝大多数电厂主蒸汽流量计量并不准确,无法用来进行热经济性指标计算和优化运行计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当前滑压运行方式并且满足供热机组精细化运行要求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和基于优化后的滑压曲线的滑压运行控制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供热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以机组热耗率最低为优化目标,在不同的主蒸汽流量和主蒸汽压力下进行试验获得机组的主蒸汽流量与最优主蒸汽压力之间的关系;
步骤B:针对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选定至少两种机组供热抽汽流量稳定的工况;
步骤C:在每种供热抽汽流量工况下,采集机组在不同主蒸汽流量下的机组电负荷,得到机组电负荷与主蒸汽流量之间的关系;
步骤D:基于步骤A和步骤C得到机组在选定的多个供热抽汽流量工况下机组电负荷与最优主蒸汽压力之间的关系;
步骤E:在机组供热抽汽流量不同时选择对应的机组电负荷与最优主蒸汽压力关系作为滑压曲线运行机组。
本发明通过主蒸汽流量与主蒸汽压力的关系试验以及主蒸汽流量与机组电负荷的关系试验,得到了最优主蒸汽压力与机组电负荷的关系,从而在不改变现有的DCS滑压控制曲线类型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不同供热流量使用不同的滑压曲线进行运行控制,使机组运行经济性得到精细化管理。
优选的,步骤A所述的获得机组的主蒸汽流量与最优主蒸汽压力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指示系统
- 下一篇:医疗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