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6403.7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克敏;凌静;高军;尼古拉斯布瓦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8/14;C02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阴离子 聚合物 絮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引入丙烯酸作为阴离子单体,再用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进行改性,经乳液聚合而成,制备方法为将四甲基乙二胺、甲酸钠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取2,2‑二羟甲基丙酸加入到氯化钠溶液中然后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加热并搅拌,加入引发剂,待温度达到60~80℃时继续反应1~1.5h,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加入到四口烧瓶中,通氮气;将引发剂滴加到四口烧瓶中,继续通氮气,保持60~80℃反应2~4h。本发明的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能保证在矿化度较高的污水中仍能较好的溶解,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水处理剂主要有阳离子絮凝剂、阴离子絮凝剂和两性离子絮凝剂,其中阳离子絮凝剂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而对于pH较低的废水处理,使用阴离子絮凝剂效果较理想。中国专利CN101514240A公开了一种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但由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实际投加过程中无法做到完全溶解,在水质出现较大波动时,会使处理水中存在部分聚合物絮凝剂的残留颗粒,将提高水中的COD和BOD含量,导致废水水质不达标而不能排放或增加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该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引入丙烯酸作为强阴离子单体,再用含有较多支链的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进行改性,经乳液聚合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反应物总体积为100份计,量取5~6份四甲基乙二胺、3~4份甲酸钠混合均匀,加入到安装有机械搅拌器、滴液漏斗、冷凝管及通氮气装置的四口烧瓶中,连接冷凝装置;
(2)量取2,2-二羟甲基丙酸2~3份加入到75~85份氯化钠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所述四口烧瓶中,开始加热并搅拌,从滴液漏斗中滴加入0.010~0.012份引发剂,待温度达到60~80℃时继续搅拌反应1~1.5h;
(3)从滴液漏斗中将3~5份丙烯酸和4~6份丙烯酰胺依次加入到所述四口烧瓶中,然后将氮气管插入液面下,通氮气;
(4)将0.006~0.008份过硫酸铵从滴液漏斗中滴加到所述四口烧瓶中,滴加完成后,再加入0.008~0.01份亚硫酸氢钠,继续通氮气,保持60~80℃聚合反应2~4h,调pH值为7~7.5,冷却后得到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
优选地,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优选地,步骤(3)中通氮气的时间为10~15min。
优选地,步骤(4)中继续通氮气的时间为5~1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引入具有较强亲水性的丙烯酸作为阴离子单体,再用含有较多支链的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进行改性,经乳液聚合而成的乳液状产品,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能保证在矿化度较高的污水中仍能较好的溶解,从而不影响水质中的COD和BOD含量,提高处理效果。
(2)本发明的改性强阴离子聚合物絮凝剂在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聚丙烯酰胺颗粒残留,降低了污水因不达标所产生的高额处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未经爱森(中国)絮凝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4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