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替代白糖做无蔗糖食品的无蔗糖糖粉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5897.7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杨桂兰;高加生;张献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河益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3/062 | 分类号: | A21D13/062;A21D2/18;A21D2/28;A23L2/60;A23L33/125;A23L33/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5010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白糖 蔗糖 食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替代白糖做无蔗糖食品的无蔗糖糖粉及制备方法,属食品技术领域。无蔗糖糖粉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以重量计含25‑35份山梨糖醇,25‑35份低聚异麦芽糖,10‑30份麦芽糊精,3‑5份低聚果糖,1‑5份木糖醇,1‑5份麦芽糖醇,0.02‑0.04份乙酰磺胺酸钾,以上原料充分混合。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蔗糖,但做出的烘焙食品具有和用蔗糖烘焙一样甜度,又能上色,关键是三高病人可以食用,不引起血糖升高,不过多的给人体提供能量,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食品,是将来食品行业发展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替代白糖做无蔗糖食品的无蔗糖糖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人、肥胖病人、高血脂、高血压病人呈现惊人的增长趋势,想吃糖而不敢吃,他们会选择无糖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会更加注意摄入低糖低热的食品,喜欢吃糖又怕三高,这时包装精美而又是无蔗糖的食品一定会成为人们的最爱。如何降低食品的能量值,又保持其原有的甜味、风味、口感是我们研究开发无蔗糖糖粉的动力。
为了提供低能量、美味且不会引起人体三高的无蔗糖食品,我们根据各类糖醇、低聚糖、麦芽糊精的不同性质、特点,调配成无蔗糖糖粉,使其代替白糖添加到食品中,即降低了食品的能量值又保持了原有的相似的口味。又保持能使烘焙产品上色,从外观看和用白糖做的产品大同小异。保持了糖醇类、低聚糖类的性质,用这些原料做的食品不宜多食,吃多了会肠鸣,甚至腹泻,不过不要紧张,不是病,只要减少吃的量即可,也正是无蔗糖类食品有这个性质,老年人常吃可预防便秘,另外里面因加了低聚果糖或低聚异麦芽糖,做成食品后人食用可以被肠道内有益菌群繁殖利用,起到通肠润便,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替代白糖做无蔗糖食品的无蔗糖糖粉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含蔗糖,但做出的烘焙食品具有和用蔗糖烘焙一样甜度,又能上色,关键是三高病人可以食用,不引起血糖升高,不过多的给人体提供能量,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食品,是将来食品行业发展的方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替代白糖做无蔗糖食品的无蔗糖糖粉,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组成:无蔗糖糖粉以重量计含25-35份山梨糖醇,25-35份低聚异麦芽糖,10-30份麦芽糊精,3-5份低聚果糖,1-5份木糖醇,1-5份麦芽糖醇,0.02-0.04份乙酰磺胺酸钾。
本发明无蔗糖糖粉为复配式糖粉,根据各种原材料不同性质,混合后又能把它们的优点发挥出来,首先介绍几种主要原料、主要功能特性。
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它们都属于双歧因子,人食用后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繁殖,利用,起到通肠润便,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并且人食用后不易被人体消化液消化,不被消化成人体血糖即葡萄糖,不给人体提供能量,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食用,三高病人都可食用,虽是低聚糖也属糖类,高温时能产生美拉德反应,做烘焙食品可以上色,添加量为20-35份。
山梨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醇类,属糖醇类,是糖类在高温高压下加氢所得,但保有原来糖类的甜味,且甜味纯正,人食用后不易被人体消化酶消化,不给人体提供能量,因此它们也是三高病人能食用的,不会引起血糖增高,由于其在烘焙食品中不易产生美拉德反应,所以做产品一般不上色或上色不好,必须和低聚糖类在一起,才能在做烘焙食品时上色,添加量约为30-40份。
麦芽糊精,作为一种食品填充料和增稠剂,微有甜味、发酵性小、无异味、低热等特点,适合添加到无蔗糖类食品里面,饮料里面起到增加粘度和稠度的作用,弥补了低聚糖类和糖醇类做烘焙食品发散没有粘性,做饮料没有稠度之缺憾,添加量约为20-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河益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齐河益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床病人自助自洁护理床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齿蜗轮、差动机构及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