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电缆沟消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75683.X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顾士友;张德苗;卢兆艳;苏扬;孙兆东;陈建敏;赵凡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昂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5/00;A62C37/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电缆沟 消防系统 |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沟消防系统,包括远程控制中心以及若干设置在电缆沟内且带有电点火装置的热气溶胶灭火器,每个热气溶胶灭火器上均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和集成有地址模块的控制单元模块,所述每个控制单元模块与其在同一个热气溶胶灭火器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压电点火器信号连接,所有控制单元模块的地址模块设定的地址不同,控制单元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缆沟的火灾隐患,而且可以降低误触发率,提高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沟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上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就是所有的线缆入地,这也是我国现在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中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建设已作为了国家的战略规划,传输信息的设施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础设施,电缆线入地不仅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成,而且具有安全、便捷的优点。由于电缆沟中布置有众多带电电缆,而且电缆沟普遍封闭且狭长,因此现有的电缆沟具有一定的火灾隐患,且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和失控。为了防止火灾隐患,目前采取的方案是在电缆沟设置灭火设备,现有的灭火设备的触发条件通常为温度,然而由于电缆沟情况复杂,时常出现灭火设备在不发生火灾情况下误触发,还会出现周围发生火灾而没有触发的情况,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沟消防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缆沟的火灾隐患,而且可以降低误触发率,提高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缆沟消防系统,包括远程控制中心以及若干设置在电缆沟内且带有电点火装置的热气溶胶灭火器,每个热气溶胶灭火器上均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和集成有地址模块的控制单元模块,所述每个控制单元模块与其在同一个热气溶胶灭火器上的无线通讯模块、压电点火器信号连接,所有控制单元模块的地址模块设定的地址不同,控制单元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控制中心信号连接;控制单元模块用以实时监测电点火装置的开关状态信号并将该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给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中心用以接收每个电点火装置的开关状态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下发给控制单元模块电点火装置的开关控制信号。
上述热气溶胶灭火器包括装有气溶胶的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热感应触发机构,所述热感应触发机构包括柱状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中心开有竖直的中心空管,安装块一侧侧壁开有C形的卡槽,所述卡槽上方的安装块内部设置有与中心空管相连通的横向空腔,卡槽内竖直设置有密闭的玻璃管,玻璃管内装有易燃有机溶剂,所述玻璃管底部固定在卡槽下方的安装块上,玻璃管顶部竖直向上延伸有活动穿入横向空腔内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横向空腔内远离中心空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触发钢球,所述触发钢球与横向空腔内远离中心空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中心空管正下方设置有上下间隔交错的正极接触弹片和负极接触弹片,所述正极接触弹片和负极接触弹片通过导线串联有纽扣电池、点火电路板和电点火头,所述安装块下方设置有延伸入罐体内的火药包,所述电点火头嵌入在火药包内。
上述横向空腔底部为斜坡,该斜坡从中心空管向外逐渐增高。
上述无线通讯模块采用LoRa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缆沟的火灾隐患,而且可以降低误触发率,提高运行稳定性、可靠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气溶胶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安装块,3中心空管,4横向空腔,5挡板,6触发钢球,7压缩弹簧,8玻璃管,9正极接触弹片,10负极接触弹片,11点火电路板,12纽扣电池,13电点火头,14火药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昂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昂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