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剥线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75490.4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登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合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剥线机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剥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剥线机,包括壳体、操作面板、过线板、定位器、第一切刀架和第二切刀架,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安装有过线板,所述过线板的左侧设置有输送装置,且输送装置位于壳体的前侧壁左右两侧中央位置,两个所述输送装置相视一侧设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线管,所述输线管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切刀架,所述第一切刀架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所述第一升降机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上切刀,所述输线管的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切刀架,能够有效的对电线进行两次切割,减少工作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剥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剥线机。
背景技术
线束是电子、家电、计算机、汽车、铁路、自动控制、信号等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必需和必备的零部件。目前,国内大部分线束加工,导线均采用手工裁切、手工剥皮。不仅效率低、耗能高、精度差、用工多,而且品质很不稳定。不能适应规模化的企业批量式生产。严重制约了上述行业的发展。
现有的全自动剥线机在使用过程中不适用于大小不一致的电线,同时也不能对电线进行定位,容易出现剥皮失误,损坏电线,同时散热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全自动剥线机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的全自动剥线机在使用过程中不适用于大小不一致的电线,同时也不能对电线进行定位,容易出现剥皮失误,损坏电线,同时散热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全自动剥线机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剥线机,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电线,同时也能对电线进行定位,方便剥皮,不会出现失误,散热效果好,能够提高该剥线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剥线机,包括壳体、操作面板、过线板、定位器、第一切刀架和第二切刀架,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右侧中央位置安装有过线板,所述过线板的左侧设置有输送装置,且输送装置位于壳体的前侧壁左右两侧中央位置,两个所述输送装置相视一侧设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输线管,所述输线管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第一切刀架,所述第一切刀架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所述第一升降机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上切刀,所述输线管的底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切刀架。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剥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顶部均焊接有握把,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底部中央位置开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剥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壁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底部右侧设置有电源插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剥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中央位置安装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前侧壁开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底部右侧开有出料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剥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面板的前侧壁中央位置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右侧设置有电源开关。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剥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左侧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输线孔,所述输线孔的右侧螺栓连接有安装架,所述输线孔位于过线板的右侧,所述输送装置的前侧壁底部中央位置设置有压辊。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剥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切刀架的前侧壁顶部中央位置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所述第二升降机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下切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合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合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