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锚桩法检测的钢筋锚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75404.X | 申请日: | 2020-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卢亮;王峥辉;董志高;叶继权;孙彦龙;张涛;岳智凡;吴心途;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石磊 |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锚桩法 检测 钢筋 锚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锚桩法检测的钢筋锚固装置,包括钢板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多个连接组件均可拆卸的设于钢板中,连接组件包括压板和套筒螺栓;套筒螺栓竖直且可活动的穿插设置在压板中,压板贴合在钢板的上侧,套筒螺栓的头部贴合在压板的上平面上;本发明采用直接锚固的方式,将钢筋可拆卸的连接在反力架上,且拆装简单方便,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而且连接稳固,保证了检测顺利进行;对钢筋不会造成破坏,不影响后续使用;此外,对钢筋的数量、位置和直径均没有限制,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锚桩法检测的钢筋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静载检测锚桩法是将被测桩周围对称的几根锚桩用锚筋与反力架连接起来,依靠桩顶的千斤顶将反力架顶起,由被连接的锚桩提供反力,从而起到检测效果;为了将锚桩与反力架连接起来,现有的方式大都是将锚桩上的钢筋焊接到反力架上,但是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在检测过程中很容易脱焊;因焊接为不可逆的操作过程,检测结束后还必须切割拆除,更加的费时费力,且拆除后的钢筋受到破坏,影响后续施工,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连接稳固,不影响后续使用,且适用范围广的用于锚桩法检测的钢筋锚固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锚桩法检测的钢筋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可拆卸的设于钢板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压板和套筒螺栓;所述套筒螺栓竖直且可活动的穿插设置在压板中,所述压板贴合在钢板的上侧,所述套筒螺栓的头部贴合在压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套筒螺栓中开设有竖直分布的内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钢板中均布有多个贯穿孔,所述压板中开设有通孔,所述套筒螺栓的尾部穿过通孔并插入在任意一个贯穿孔中。
优选地,所述压板的面积大于贯穿孔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直接锚固的方式,将钢筋可拆卸的连接在反力架上,且拆装简单方便,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而且连接稳固,保证了检测顺利进行;对钢筋不会造成破坏,不影响后续使用;此外,对钢筋的数量、位置和直径均没有限制,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在A处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钢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锚桩法检测的钢筋锚固装置,包括钢板1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多个连接组件均可拆卸的设于钢板1中,连接组件包括压板2和套筒螺栓6;套筒螺栓6竖直且可活动的穿插设置在压板2中,压板2贴合在钢板1的上侧,套筒螺栓6的头部贴合在压板2的上平面上,套筒螺栓6中开设有竖直分布的内螺纹孔61;钢板1中均布有多个贯穿孔11,压板2中开设有通孔21,套筒螺栓6的尾部穿过通孔21并插入在任意一个贯穿孔11中,压板2的面积大于贯穿孔11的面积。
使用时,将反力架3装设在被测桩4的外围上方,然后借助攻丝工具对被测桩4上的每个钢筋5加工出一段外螺纹;接着,将钢板1横向设于反力装置3的上方,并使得钢板1的下平面左右两侧分别放置在反力架3上的两个钢梁31的上侧侧面上,被测桩4上的每个钢筋5均向上穿过钢板1上的对应的一个贯穿孔11并伸出到钢板1的上方,然后在每个钢筋5上套上一个压板2,再在每个钢筋5上套设螺接一个套筒螺栓6;旋拧每个套筒螺栓6,使得每个套筒螺栓6的尾部均插入到对应的一个压板2上的通孔21中,直到每个套筒螺栓6被旋拧到底,这样就将钢板1固定在被测桩4上;多余的钢筋5向上伸出到套筒螺栓6的上方,最后就能启动设在反力架3上的反力装置7以进行检测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4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反位形等离子体中的磁场测量方法
- 下一篇:植球结构及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