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道焊接的充气保护装置及管道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3789.6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斌;朱新涛;蔡莼;赵立苏;唐已荣;喻军;李超;冯旻骞;徐飞;徐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何桥云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道 焊接 充气 保护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焊接的充气保护装置及管道焊接方法,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可拆卸端,连接件的内部具有进气通道,连接端具有开口,进气通道通过开口与外部管道连通;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连接件穿设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连接于连接端,第二端盖可拆卸地连接于可拆卸端,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用于盖设待焊接管道的两端部,连接件上设置有充气孔,并且充气孔位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之间,以用于给待焊接管道内充入惰性气体。该充气保护装置通过连接件将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盖在待焊接管道的端部,并且其中一个端盖可拆卸,便于安装和拆卸待焊接管道,使保护装置可重复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管道焊接的充气保护装置及管道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铜镍合金管、不锈钢管焊接时,为了避免管道内部焊缝表面氧化,保证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需在管道两端进行封闭处理,然后往管道内充入惰性气体,对管道内部的焊缝进行气体保护。在焊接前,需检测管道内部惰性气体的纯度达标后才能进行焊接,通常铜镍合金管管道内部含氧量小于0.05%为达标值,不锈钢管管道内部含氧量小于0.08%为达标值。目前,在待焊接管道内充入惰性气体的方法是,使用纸胶带或者海绵对待焊接管道的两端进行密封,然后在管道的一端部破洞插入充气管并充入惰性气体,利用惰性气体对焊缝进行保护。这种方法消耗了胶带纸和海绵等材料,这些胶带纸和海绵都不能够重复利用,造成一定的材料损耗,并且在焊前准备工作和焊后清理工作都耗费大量时间。因此,该方法费时、费力,极为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管道焊接的充气保护装置不能够重复利用,并且焊接前准备时间长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焊接的充气保护装置及管道焊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管道焊接的充气保护装置,所述充气保护装置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可拆卸端,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具有进气通道,所述连接端具有开口,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开口与外部管道连通;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可拆卸端,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用于盖设待焊接管道的两端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充气孔,并且所述充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以用于给所述待焊接管道内充入惰性气体。
在本方案中,该惰性气体优选为氩气。该充气保护装置通过连接件将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盖在待焊接管道的端部,以形成一定的密封效果,并且其中一个端盖可拆卸,便于安装和拆卸待焊接管道,使保护装置可重复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可拆卸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端盖通过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部。
在本方案中,第二端盖螺纹连接在螺纹部上,并且第一端盖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上,因此,在装、卸待焊接管道时,简单方便,减少了管道焊接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其他可替代的方案中,第一端盖也可根据需要与连接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盖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可拆卸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充气保护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于所述紧固件。
在本方案中,紧固件为螺母,第二端盖通过螺母压紧在待焊接管道的端部,拆装方便。
较佳地,所述充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充气孔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