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控装置用F22材质、其锻造方法及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3324.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高超;杨武;谈安宝;闫沛堂;马宏儒;杨宪军;刘林;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铸锻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60;C21D8/00;C21D1/28;C21D1/18;B21J5/08;B21J5/02;B21J1/06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f22 材质 锻造 方法 热处理 工艺 | ||
1.一种井控装置用F22材质,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具有以下成分:C:0.10% - 0.15%,Mn:0.40% - 0.60%,Si:0.20% - 0.35%,P≤0.015%,S≤0.010%,Cr:2.00% - 2.50%,Mo:0.90% - 1.10%,Ni≤0.50%,Cu≤0.50%,AS≤0.005%,Sn≤0.005%,Sb≤0.003%,气体元素[H] ≤2PPm, [O] ≤30PPm, [N] ≤60PPm,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原材料冶炼采用电炉冶炼,炉外精炼及真空脱气和模铸的工艺,模注坯料保温结束脱模后进行锻造;所述的井控装置用F22材质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4火次,锻造比≥5;具体步骤如下:
(1)模注坯料加热到1220℃保温6h,通过炉门窥视孔观察坯料是否均匀加热及烧透,确保无阴阳面和透热的条件下出炉锻造,使用上下平砧将坯料倒棱滚圆至直径D1,高度H1后使用剁刀将坯料底部去掉,回炉加热;
(2)回炉坯料加热4h后进行一次镦拔,镦粗序分三次进行缓慢镦粗,单次下压量分别为:150mm、200mm、200mm,为保证镦粗过程坯料均匀受力,使用镦粗盖板;坯料镦粗至D2,高度H2后进行三维锻造再拔长至直径D1,高度H1,回炉加热;
(3)回炉坯料加热4h后进行二次镦拔,采用步骤(2)所述的镦拔方式,二次镦拔结束后回炉加热;
(4)二次镦拔完坯料加热4h后进行制坯,使用平砧将坯料锻成长L,宽W,高H3方形坯,余料带冒口锻成D3的圆形后剁去冒口;
(5)在冒口使用内径D4的垫圈锻出高度为H4的法兰圆台阶,使用外径D5,高度H5的冲头,正反双面进行冲孔;冲头放正,防止冲歪、冲斜,移除垫圈冲头后修整至工艺尺寸,整个锻造过程保证锻造温度≥800℃,修整外形尺寸过程保证锻造温度≥700℃;
(6)热处理工艺,采用正火,淬火加回火,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正火:≤300℃以下装炉,升温速度≤120℃/h,升温至600-650℃保温3h,然后以≤120℃/h升温至920-950℃保温15h,炉温均匀性满足±10℃,以空冷的方式冷却;为提高淬透深度,获得较好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形态,正火后进行粗加工处理,去除表面氧化皮和过大的毛坯余量;
(b)淬火:正火冷却至≤300℃以下装炉,升温速度≤120℃/h,升温至600-650℃保温3h,然后以≤120℃/h升温至900-930℃保温12h,炉温均匀性满足±10℃,以水冷的方式冷却,冷却水温在20-35℃,循环水流速25-40mm/s,入水后进行摆动,摆动时间不少于20min,水冷2-3h以后进行回火处理;为提升淬火效果,快速进入贝氏体转变阶段,要求淬火水温20-35℃,流速25-40mm/s,并通过不断摆动打破蒸汽膜,进入对流阶段加速热交换;
(c)回火:淬火水冷2-3h以后进行回火处理,≤300℃以下装炉,升温速度≤100℃/h,升温至650-680℃保温15h后空冷,炉温均匀性满足±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铸锻分公司,未经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铸锻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3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铍铜环锻件的机械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辅助下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