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2897.1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美华 |
主分类号: | E05B5/00 | 分类号: | E05B5/00;A47B9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175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跳 隐性 拉手 | ||
1.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包括圆柱环状的外壳体(1),外壳体(1)前端的外壁上成型有外挡圈(11),外壳体(1)前端的内壁上成型有内挡圈(12),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内插接有圆筒状的拉手(2),拉手(2)外壁上成型有向内凹陷的拉手槽(22),拉手(2)后端的外壁上成型有与内挡圈(12)相对的限位凸环(23);所述拉手(2)后侧的外壳体(1)内插接固定有定位块(4),定位块(4)前端面的中心成型有限位柱(41),限位柱(41)的前端插设在拉手(2)内,限位柱(41)的侧壁上成型有限位槽(42),限位槽(42)包括条形的主导向槽(421),靠近主导向槽(421)后端的主导向槽(421)下侧壁上成型向前倾斜的定位槽(422),定位槽(422)下侧的限位柱(41)侧壁上成型有V型的连通槽(423),连通槽(423)的前、后端分别与主导向槽(421)的前、后端相连通;所述限位柱(41)前端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与连通槽(423)相连通的插槽(43),插槽(43)内插接固定水平的定位片(5),定位片(5)的后端成型有圆弧形的弹性片(51),弹性片(51)的中部插设在连通槽(423)内,弹性片(51)的下端位于连通槽(423)的下侧;
所述拉手(2)的内侧底面上成型有与限位柱(41)相对的支耳(21),支耳(21)和限位柱(41)之间设有拉杆(6),拉杆(6)的前、后端分别弯折成型有前拉钩(61)和后拉钩(62),前拉钩(61)插接在支耳(21)内,后拉钩(62)插接在限位柱(41)的定位槽(422)内;所述的限位柱(41)上插套有压簧(7),压簧(7)的两端分别压靠在拉手(2)的内侧底面和定位块(4)上;
按压拉手(2)后,能实现压拉手后移,实现拉杆(6)后端的后拉钩(62)脱离定位槽(422)向主导向槽(421)的后端移动,受重力影响,后拉钩落入连通槽(423)内,然后放掉拉手,拉手在压簧(7)的作用下向前弹出,拉手前移过程中,会驱使弹性片(51)弹性形变,后拉钩(62)越过弹性片(51)位于主导向槽( 421) 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后端的外壁上螺接有螺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4)的限位柱(41)和支耳(21)之间设有间隙,支耳(21)与限位柱(41)之间的间距大于定位槽(422)开口处至主导向槽(421)后端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2)的前端面和外壳体(1)的前端在同一平面内,拉手(2)外壁的直径等于外壳体(1)内挡圈(12)内壁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2)的限位凸环(23)上成型有若干个缺口(24),定位块(4)上成型有若干限位条(44),限位条(44)插接在限位凸环(23)的缺口(24)内并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2)的下端面上成型有箭头状的指示标记(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跳式的隐性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前、后端的前拉钩(61)和后拉钩(62)均为圆杆,前拉钩(61)或后拉钩(62)分别与拉杆(6)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美华,未经王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8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堆式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财务凭证的收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