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莲叶桐种子萌发的方法和育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71508.3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钟军弟;钟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A01G17/00;A01G24/10;A01G24/12;A01G24/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 地址: | 52404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莲叶 种子 萌发 方法 育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莲叶桐种子萌发的方法和育苗方法。种子萌发的方法为先将种子采用海水浸泡,然后在遮光、通风条件下浸泡;然后播种在特定的基质中,并定期淋洒海水和淡水即可。本发明所述种子萌发的方法,通过先将其进行盐水浸泡,再在遮光、通风条件下采用浸泡液进行浸泡,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为67‑68%。所述方法不仅简单,而且相比较现有的方法,种子的发芽率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是现有技术中的2倍左右;同时,由其得到的种苗的存活率高,经过基质的筛选,并经过遮阳处理,种苗的存活率也得到了显著性的提升,为95%以上,对于莲叶桐的繁殖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在沿海地带进行广泛的推广,有利于海滩环境的保护和绿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莲叶桐种子萌发的方法和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濒危红树植物莲叶桐(Hernandia nymphaeifolia(c.Presl)Kubitzki),隶属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莲叶桐属(Hernandia L.)。其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常生长在海滩上,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岛东海岸和台湾南部。据报道和野外实地调查,海南岛野生莲叶桐数量不足300株。在海南琼海,莲叶桐常与木麻黄一起,为海岸沙地沿海防护林的最前沿树种。但目前,只有琼海地区少数几株莲叶桐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其余地方的莲叶桐多表现为无花或有花无果现象。2014年本项目组前期报导莲叶桐种子发芽率不高(40%)。研究结果表明莲叶桐存在较为严重的有性生殖障碍。
在海滩上种植莲叶桐对于海滩的防潮、护岸和绿化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提高莲叶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培育出更多莲叶桐具有重大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对于莲叶桐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为:先将莲叶桐种子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然后经NAA(萘乙酸)或GA3(赤霉素)等生长激素的处理,再条播到基质中。但是其结果并不理想,经GA3处理后的种子的萌发率为33.33%,经NAA处理组的种子萌发率为38.89%,而空白对照组的萌发率为13.89%。虽然经过生长激素的处理,对于种子的萌发率有所提升,但是整体的萌发率仍然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种子萌发率高、幼苗存活率高的育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莲叶桐的种子萌发率低,幼苗存活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莲叶桐种子萌发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改进莲叶桐种子的预处理、育苗基质以及种子萌发和育苗中的条件,进而显著性的提高了莲叶桐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存活率,对于莲叶桐植株的繁殖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莲叶桐的育苗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莲叶桐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种子预处理:将莲叶桐种子先用盐浓度为4~6‰的海水浸泡,然后置于含有广谱杀菌剂的浸泡液中,在遮光、通风条件下浸泡,并定期更换新的浸泡液,浸泡10d后,取出种子,去除种皮并用清水清洗;
S2.播种:苗床基质由1/3红土和2/3海沙混合组成,在播种前用高锰酸钾进行密封消毒,敞放一天后进行播种,播种方式采用穴播,每穴1粒种子,覆土;播种后每天用盐浓度为4~6‰的海水淋洒,让基质保持在润而不湿的状态,每7天换浇一次淡水,直至子叶出土。
优选地,所述广谱杀菌剂为所述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毗唑醚菌酯、福美双、甲基硫菌灵、乙蒜素或春雷喹啉铜。
更优选地,所述广谱杀菌剂为多菌灵。25%的多菌灵稀释400倍后进行使用。
优选地,所述遮光条件为光照强度为5000~6000lux。可采用2层3针遮阳网进行遮阳。
优选地,步骤S1在室温下进行,为25-28℃。
优选地,所述高锰酸钾的质量浓度为0.02~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1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欠驱动果蔬采摘机械手及采摘方法
- 下一篇:一种畜牧电子用圈舍通风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