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黍子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71438.1 申请日: 2020-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1201998A 公开(公告)日: 2020-05-29
发明(设计)人: 刘玮;辛美丽;丁刚;吴海一;詹冬梅;李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33/00 分类号: A01G33/00
代理公司: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胡文强
地址: 266104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黍子 人工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黍子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属于海藻保育及增殖领域。本发明建立了增殖苗种与藻礁的新型结合方式,将海藻受精卵进行生物包埋后制成人工海藻种子,在目标区域播洒人工海藻种子通过磁极定位附着于藻礁上,不仅简化了海藻场初期构建操作过程,而且降低了人工藻场维护成本,还有利于持续性发挥人工海藻场的生态保护作用,能对自然海藻资源进行最为有效的补充和恢复。采用该发明方法,能简化海藻场构建、藻礁补苗过程,降低海藻场构建、维护成本,提升海藻场人工构建效率;采用本发明方法,无需打捞礁体就能实现藻礁补苗,极大简化藻礁补苗过程,避免了因投放新藻礁产生的额外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黍子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近岸海藻场保护和增殖的海黍子藻场人工播种的技术方法,属于海藻保育及增殖领域。

背景技术

海黍子是中国沿海常见海藻种类,主要分布于潮下带1-4m。由于其常在水下聚集生长形成藻场,为小型无脊椎动物及近岸鱼类提供栖息、觅食、孵化场所,因此海黍子在近海具有重要生态价值。但是近年来随着自然海岸线的过度开发,海黍子自然资源受损严重,亟待人工养护和恢复。海黍子在生殖季节能产生大量受精卵,但海黍子受精卵没有鞭毛,无游动性,因此易受浪流作用,由受精卵萌发的新生海藻幼体定生位置具有极大随机性。当海藻场区域海藻群体受损后,该区域海藻群体自然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人工藻礁将海藻与藻礁结合后在海区投放能在目标位置引入人工繁育海藻群体对受损的自然海藻群体进行补充和养护,是一种直接有效的修复手段。但是,实践发现有时投放的人工繁育海藻群体受到原生动物或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藻体死亡脱落,降低了藻礁修复效果。补充藻礁上损失的海藻个体的方法包括:(1)将藻礁取回补充幼苗,采用该方法操作难度大,一方面礁体沉重,不易操作;另一方面,补苗过程中,藻礁上原有成体海藻藻株很难适应车间培育条件,可能造成藻礁上原有成体海藻脱落。(2)投放新的藻礁,增加重复操作成本,藻礁制作及投放过程的成本都较高,从而增加了人工增殖海藻的成本,降低了海藻增殖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需要在未达到修复预期的藻礁上进行补苗。而藻礁为了能在水下稳固存在,一般海底布放程序复杂且在海底不易位移,因此将藻礁取回进行补苗成本非常昂贵;若投放新的礁体,由于藻礁制作及投放成本较高,同样会大幅提升藻场构建成本。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的人工藻场构建及维护方法,通过改变人工繁育海藻群体与藻礁的初期结合方式,将海藻受精卵进行生物包埋后制成人工海藻种子,在目标区域播洒人工海藻种子通过磁极定位附着于藻礁上。待人工补育海藻群体成熟后,即能自行释放海藻孢子,在藻礁周围行成稳定群体,进而稳固、强化人工藻场的生态构建和补育效果。本发明方法简化了海藻场构建、藻礁补苗过程,强化人工海藻场的构建生态效果,能对自然海藻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补充和恢复。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一种海黍子人工藻场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海藻种液制备:采集成熟的海黍子藻体,选取生殖托上有受精卵挂托的海藻个体,放入采苗池中,采苗池中注入10-20cm深度的砂滤海水,搅动藻体刺激海藻放散受精卵4-8小时,依次用60目、200目筛绢过滤采苗池池水,收集200目筛绢上的海黍子受精卵,用砂滤海水漂洗两次后,用一定体积的灭菌海水稀释至受精卵液终浓度为300-500粒/ml,然后在受精卵液中滴加终浓度4.0mg/ml的NaNO3及0.03mg/ml的K2HPO4,10℃放置备用;

(2)人工海藻种子制备:

①人工种衣预处理:将人工种衣进行浸泡处理,采用蒸馏水对人工种衣浸泡处理,浸泡时采用转速20-40r/min的搅拌器进行搅拌,每天搅拌3-4次,每次搅拌15min,整个浸泡过程8-10天,中间换水2-3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1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