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70454.9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防尘盖,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活动地插合为一体,防尘盖为对开式结构,防尘盖上设有转台,转台将防尘盖的两侧分隔为闭合翼和尾翼,转台通过转轴与第二本体转动连接,转轴上套有扭簧,第一本体上设有触启装置,触启装置包括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本体上,推杆的另一端沿连接器插合方向迎向第二本体延伸,推杆使闭合翼朝着远离第二本体端面的方向转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通过设置对开式防尘盖,避免了单侧磨损严重的情况,延长连接器寿命,同时缩短了连接器的插合行程,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余物控制功能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用于实现两个设备间电气连接的关键元器件,随着需求的发展,在航空、航天、石油等工业领域,对连接器提出了防尘的要求。常用的连接器密封防尘一般是通过手动组装防尘机构实现,但在如导弹发射井、石油勘探设备、机柜机箱等深腔环境下工作的连接器,其面临雨雪、灰尘、机油、杂物等多余物的污染,但其又无法手动组装防尘机构,这给该类连接器的使用及可靠性带来了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可实现连接器自动防尘的结构,对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深腔用连接器具有重要意义。
公开号为CN107666063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接插式防尘连接器,该发明设计有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及防尘盖,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活动的插合为一体,防尘盖上设计有转台、闭合翼和尾翼,防尘盖通过转台与第一本体转动连接,闭锁装置和触启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本体、第二年本体上,闭锁装置使闭合翼扣合与第一本体端面上,触启装置使闭合翼翻转开启。闭锁装置和触启装置使连接器在连接状态是防尘盖自动开启,在连接器分离状态时防尘盖自动关闭,实现连接器自动防尘功能。该连接器结构虽能实现连接器的自动防尘功能,但该产品防尘结构为非对称结构,防尘盖打开过程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均受闭锁装置的反作用力而使连接器存在单侧受力情况,产品受力不均衡,插合过程存在斜插情况,导致连接器插拔力增大,局部磨损较为严重,连接器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通过设置对开式防尘盖,避免了单侧磨损严重的情况,延长连接器寿命,同时缩短了连接器的插合行程,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防尘盖,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活动地插合为一体,防尘盖为对开式结构,使得连接器对接时,两侧受力相等,避免了单侧偏心产生的插拔力增大情况,进而避免了单侧磨损严重的情况,延长连接器寿命,同时使得防尘盖开合所需的高度降低一半,有效减少了干涉距离,缩短了连接器的插合行程,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防尘盖上设有转台,转台将防尘盖的两侧分隔为闭合翼和尾翼,转台通过转轴与第二本体转动连接,转轴上套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扭臂和第二扭臂,第一扭臂与第二本体接触,第二扭臂与防尘盖接触,扭簧使闭合翼扣合于第二本体的端面上,第一本体上设有触启装置,触启装置包括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本体上,推杆的另一端沿连接器插合方向迎向第二本体延伸,推杆使闭合翼朝着远离第二本体端面的方向转动,使得连接器插合时防尘盖能够自动开启,连接器分离时防尘盖能够自动关闭,实现了防止灰尘、雨雪等多余物进入连接器内腔的功能。
所述防尘盖包括对开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的闭合翼端部设有第一凸翼,第二盖板的闭合翼端部设有第二凸翼,防尘盖与第二本体的端面闭合时,第二凸翼的下端面与第二本体的端面贴合,第二凸翼的上端面与第一凸翼的下端面贴合,形成“Z”字形错层搭接结构,解决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闭合时存在缝隙的问题,避免多余物从第一盖板34和第二盖板35之间的缝隙掉落,提高多余物控制效果,所述推杆包括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第一顶杆使第一盖板的闭合端朝着远离第二本体端面的方向转动,第二顶杆使第二盖板的闭合端朝着远离第二本体端面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一盖板开合和第二盖板开合相对独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