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渗透性煤体的新型煤层气增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70295.2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鲍先凯;赵双;曹嘉星;郭军宇;刘源;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性 新型 煤层气 增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渗透性煤体的新型煤层气增产方法,将原煤样切割成立方体形状,晾干后置于JFC溶液中浸泡;将煤体放置在高压电脉冲增透实验平台的刚性三轴压力室中,模拟地层压力;用压力泵向刚性三轴压力室中注入NaCl溶液;在高压脉冲电源上接通开关,电极在NaCl溶液中进行高压电脉冲放电加载,重复放电多次后完成高压电脉冲加载。本发明以液态中静水压高压电脉冲放电致裂煤层技术为基础,利用JFC溶液改善煤体亲水性,以及NaCl溶液提高电导率的三重作用下,形成一种系统化煤层增透、煤层气增产方法,为煤矿瓦斯抽放和煤层气开采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增加煤层气的开采效率和抽采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性煤体的新型煤层气增产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蕴藏的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煤层的低渗透性导致其利用率低下、抽采效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如何提高低渗透性煤体的抽采效率仍是业界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水压致裂技术峰值压力较低,若煤矿向更深处开采,单纯的增加静水压力会导致设备体积变大、结构复杂,注水压力大,高压封口困难,成功率降低;水压致裂法对于松软的煤层,很容易造成支撑剂嵌入煤体裂隙不再继续发展,甚至裂隙发生闭合。水压致裂法瓦斯高压水进入后不易排出,开采率不高,仅适用于层理发育不明显、连通性好、渗透率高的煤体,对于低渗透性煤体效果不佳。同时,由于瓦斯在煤层中大部分是以吸附状态存在的,传统水压致裂技术对于吸附瓦斯的影响甚微,因此对于提高煤层瓦斯的抽采效果也非常有限。
高压电脉冲技术主要应用于石油开采中,煤炭行业应用、研究较少,因此对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而对电脉冲的作用机理主要集中于电脉冲的热效应,对内部变形、裂缝开展等研究较少,尤其是高压电脉冲能量损耗规律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空白。目前仅提出了高压电脉冲技术在地面上的应用,对于井下应用方式尚不明确。
静态爆破技术是近年逐步发展的一种新型破碎技术,常应用于煤矿井下复杂环境的煤层增透试验。其中静态爆破药孔的布置对静态爆破效果来说尤为关键,但目前多依靠现场的实践经验来确定,缺少理论基础和依据。另外爆破裂隙的形成与发育情况仍未进行系统性研究,无法获得更为理想的煤体致裂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渗透性煤体的新型煤层气增产方法,以液态中静水压高压电脉冲放电致裂煤层技术为基础,利用JFC溶液改善煤体的亲水性,H2O和CH4分子的竞争吸附关系,以及NaCl溶液提高电导率的三重辅助作用下,进一步提升低渗透性煤体的煤层气开采效率及抽采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渗透性煤体的新型煤层气增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切割机将原煤样切割成立方体试块,晾干后,将煤体试件置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进行浸泡处理;
(2)浸泡完成后,取出煤体试件,在试件中部打孔;
(3)将煤体放置在高压电脉冲增透实验平台进行操作,先进行高压电脉冲设备连接及准备工作;
(4)将煤样试件放入刚性三轴压力室中,模拟地层压力;
(5)用压力泵通过NaCl溶液注入口向刚性三轴压力室中注入NaCl溶液;
(6)在高压脉冲电源上设置充电电压后接通开关,电极在NaCl溶液中进行高压电脉冲放电加载,试件重复放电20次后,停止放电,高压电脉冲加载完成。
步骤(1)所述立方体试块的大小为300mm×300mm×300mm;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JFC溶液;JFC溶液质量浓度为0.32%,浸泡时间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