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70113.1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许涛;高峰;蒿天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循环 扰动 观察 闭环 全局 同步 脉冲宽度 调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存在采样模块、第一控制器和多个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样获得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并发送给每个逆变器;
各个逆变器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依次扰动脉宽调制波相位,并根据接收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判断脉冲宽度调制波相位角的调整方向;
当其中一个逆变器完成一次扰动观察以后,下一个逆变器进行扰动观察调整脉宽调制波相位角,当所有逆变器通过扰动观察调整脉宽调制波相位角之后,再从第一个逆变器开始扰动观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台逆变器均包括有脉宽调制波相位扰动观察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收到了第一控制器发来的使能信号,若收到使能信号,则进行扰动观察,若没有收到使能信号,则保持脉宽调制波相位角不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收到使能信号后,当前记录当前接收到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
将当前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分别增加和减少预设数值后,得到第一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和第二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并分别记录第一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和第二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下接收到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
比较得到的三个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的大小,取最小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对应的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为此逆变器下次扰动观察的初始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逆变器的相位角包括最佳相位角和修正相位角具体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逆变器结束一次扰动观察法之后,向循环扰动观察控制模块发送完成扰动的信号,并结束本次扰动观察流程,若再次收到使能信号则重复扰动观察步骤。
6.一种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模块、第一控制器和多个逆变器,所述采样模块用于采样获得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并发送给每个逆变器;
各个逆变器在第一控制器的控制下依次扰动脉宽调制波相位,并根据接收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判断脉冲宽度调制波相位角的调整方向;
当其中一个逆变器完成一次扰动观察以后,下一个逆变器进行扰动观察调整脉宽调制波相位角,当所有逆变器通过扰动观察调整脉宽调制波相位角之后,再从第一个逆变器开始扰动观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循环扰动观察的闭环全局同步脉冲宽度调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为总电流测量模块,用于通过预设速度的采样获得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
或者,
每台逆变器均包括有脉宽调制波相位扰动观察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收到了第一控制器发来的使能信号,若收到使能信号,则进行扰动观察,若没有收到使能信号,则保持脉宽调制波相位角不变;
当收到使能信号后,当前记录当前接收到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
将当前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分别增加和减少预设数值后,得到第一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和第二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并分别记录第一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和第二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下接收到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
比较得到的三个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的大小,取最小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对应的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为此逆变器下次扰动观察的初始脉宽调制波修正相位角。
8.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扰动脉宽调制波相位,并根据接收的高频谐波电流的有效值判断脉冲宽度调制波相位角的调整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1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冰水凝胶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光伏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