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飞行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9945.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思琦;姚燕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3G8/14;B63H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飞行 机器人 | ||
1.一种水下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包含鱼型壳体(1),仿生翅膀驱动模块(2)、电子模块(3)、仿生尾鳍模块(4)、以及承载所述模块的底座(6);
所述仿生翅膀驱动模块(2)包括:一对仿生翅膀(10),两个旋翼舵机(11),两个连接套(12)和两个划翼舵机(13);
所述电子模块包括(3):单片机、无线模块、电池组、惯性导航模块;
所述仿生尾鳍模块(4)包括:一个仿生尾鳍(19),一个尾鳍驱动装置(5),一个尾鳍舵机(14),尾鳍连接套(15),曲柄(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鱼型壳体(1)呈中心轴对称,并在所述鱼型壳体(1)前部两侧对称开窗,用于所述仿生翅膀(10)的安装并留有转动空间;在所述鱼型壳体(1)尾部中心线下侧开孔用于所述尾鳍驱动装置(5)的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型壳体(1)内部分为翅膀舱(9)、扩展舱(8)、尾鳍舱(7),均固定于底座(6)之上;翅膀舱(9)位于舱体前部,安装所述仿生翅膀驱动模块(2),负责机器人的姿态控制和全向游动;所述扩展舱(8)位于舱体中部,安装所述电子模块(3);所述尾鳍舱(7)位于所述舱体尾部,安装所述仿生尾鳍模块(4),提供机器人姿态和运动的辅助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生翅膀驱动模块(2)具体包括左右对称的两套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包括两个金属防水舵机,分别是旋翼舵机(11)和划翼舵机(13);旋翼舵机(11)通过连接套(12)固定于划翼舵机(13)的输出转轴,划翼舵机(13)固定于底座(6)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翅膀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仿生翅膀驱动模块(2)具有两个自由度,由所述旋翼舵机(11)和所述划翼舵机(13)提供,其中所述仿生翅膀(10)固定于所述旋翼舵机(11)的输出转轴,实现所述仿生翅膀(10)的旋转运动;划翼舵机(13)通过带动旋翼舵机(11)旋转从而实现所述仿生翅膀(10)的往复划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尾鳍模块(4),其特征在于:
包含尾鳍驱动装置(5),实现机器人仿生尾鳍(19)的上下摆动,尾鳍驱动装置(5)包括一个空间曲柄摇杆滑块机构;所述仿生尾鳍舵机(14)通过尾鳍连接套(15)带动曲柄(16)旋转,传动轴(20)与曲柄(16)呈轴连接,传动轴(20)与连接杆(18)呈轴连接,连接杆(18)与销轴(17)固定,综上将所述尾鳍舵机(1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仿生尾鳍(19)的上下摆动,提供水下机器人姿态和运动的辅助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单片机为水下飞行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无线模块接收上位机的运动期望指令,通过串口发送到所述单片机,然后单片机根据相应的指令生成旋翼舵机(11)划翼舵机(13)尾鳍舵机(14)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水下飞行机器人的姿态和速度控制,惯性导航模块采集所述水下飞行机器人的状态信息,发送到单片机,形成控制系统的反馈回路;所述能源模块为所有电子元件供电;扩展模块统一封装于密封腔室内,安装于所述扩展舱(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9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