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混炼胶共硫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9661.2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魏兆芳;孙建东;陶采芹;蔺凤英;王珊;程登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 地址: | 0300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丁基橡胶 硅橡胶 混炼 硫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混炼胶共硫化方法,包括:(1)、将主体胶为氯化丁基橡胶的混炼胶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温度151℃、时间10min、压力10MPa,使用模具硫化出不大于0.7mm厚的橡胶试片;(2)、已硫化好的氯化丁基橡胶试片上涂覆硅橡胶胶黏剂后与硅橡胶混炼胶叠放进行合模硫化;或者,已硫化好的氯化丁基橡胶试片上涂覆氯化丁基橡胶胶黏剂,硅橡胶混炼胶上涂抹硅橡胶胶黏剂,二者叠放进行合模硫化;硫化条件设定为:温度153℃、时间12min、压力10MPa。本发明在现有的氯化丁基橡胶罩体抗毒性能优良的基础上,为提高其佩戴舒适性进行技术铺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面具罩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混炼胶共硫化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防毒面具的防护性能、改善防毒面具佩戴舒适性、面罩气密性等,各国一直在持续改进罩体材料,目前各国都主要采用以卤化丁基胶为基础的合成橡胶作为罩体材料,并在其成型工艺方面进行不断的摸索。
目前采用氯化丁基橡胶作为主要面具罩体材料,从而使得面罩具有较优的防毒性能,但由于氯化丁基橡胶过于“僵硬”,存在着佩戴舒适性差的缺点;硅橡胶无毒、无味,硫化后的橡胶制品极其柔软,具有佩戴舒适性好,面部切合柔软,抗油性好,与人脸接触不过敏、不易老化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抗毒性能差的缺点。故将两种材料结合既能保证罩体抗毒性能又能提高罩体的佩戴舒适性,是近年来各国研究的重点。目前在通过两种混炼胶共混提高罩体佩戴舒适性方面已经有部分成果发布,而通过硫化过程实现两种混炼胶材料的结合,即将硅橡胶作为氯化丁基橡胶罩体的反折边,提高罩体的佩戴舒适性方面暂时没有任何研究成果发布。
这主要是由于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属于两种热力学不相容体系,直接将两者硫化结合的难度较大。两者的主要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机硅橡胶的分子结构以硅氧烷键(Si-O)为主结构,与氯化丁基橡胶的碳键(C-C)相比,硅氧烷键(Si-O)的结合能量要大得多,硅氧烷键(Si-O)的结构非常稳定,而氯化丁基橡胶完全保留了丁基橡胶所具有的双键,饱和度高,两者都具有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特点,所以通过共硫化实现两者的相容理论上不可行。
硅橡胶橡胶分子式:; 氯化丁基橡胶分子式:。
2)、氯化丁基橡胶是极性橡胶,硅橡胶是一种非极性橡胶,二者本身的相容性极差。
3)、二者的硫化体系也不一样。
由于以上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的差异,如果要在共硫化过程中实现两者的相容,或者增加其结合的可能性,需要通过增加相应的中间介质改变其中一种或两种胶的极性来提高二者的相容性,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发明内容
基于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难以共硫化和结合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共硫化方法,使得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两种热力学不相容体系混炼胶相结合,并产生一定的结合强度。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氯化丁基橡胶与硅橡胶混炼胶共硫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主体胶为氯化丁基橡胶的混炼胶进行硫化,硫化条件为:温度151℃、时间10min、压力10MPa,使用模具硫化出不大于0.7mm厚的橡胶试片;
(2)、已硫化好的氯化丁基橡胶试片上涂覆硅橡胶胶黏剂后与硅橡胶混炼胶叠放进行合模硫化,硫化条件设定为:温度153℃、时间12min、压力10MPa;
或者,已硫化好的氯化丁基橡胶试片上涂覆氯化丁基橡胶胶黏剂,硅橡胶混炼胶上涂抹硅橡胶胶黏剂,二者叠放进行合模硫化,硫化条件设定为:温度153℃、时间12min、压力10MPa。
优选的,所述硅橡胶胶黏剂为开姆洛克607;所述氯化丁基橡胶胶黏剂为基材表面助粘剂T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动式开关的阀门
- 下一篇:一种刚柔耦合三转动并联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