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9596.3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玲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焦亚如 |
地址: | 641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代化 节能 灌溉 农业 大棚 | ||
本发明涉及喷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本装置利用驱动结构带动传动板架沿大棚主架的顶部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各动弧框随各传动板架同时进行前后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喷水机构可以进行前后往复的浇水灌溉作业,在进行前后往复运动的同时,传动板架通过传动轮组带动弧框Ⅰ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弧框Ⅰ通过两个连接杆带动各动弧框在进行前后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进而使喷水机构可以对大棚内的作物进行充分全面的灌溉,避免局部作物的过分浇水灌溉,同时可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灌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
背景技术
农业大棚包括蔬菜大棚、塑料大棚、透光塑料大棚、温室大棚、阳光板大棚和智能大棚等等。大棚覆盖的材料一般为塑料薄膜,因为它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适于大面积覆盖。又由于可使用轻便的骨架材料,容易建造和造形,建筑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并能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涝,提早栽培,延后栽培,延长作物的生长期,达到早熟、晚熟、增产稳产的目的,深受生产者的欢迎。在利用农业大棚进行农业种植时,需要使用喷灌设备对种植的作物进行浇水灌溉,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现有的农业灌溉大棚的浇水灌溉机构多为固定结构,若需覆盖大棚内的全部作物,就需要设置数量足够的浇水灌溉机构,并将他们布置于大棚顶部,而用此种方法,喷头喷水时是发散的,喷头之间喷水时互有接触,造成某些局部作物的过分浇水灌溉,是作物浇水不均匀,以及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可以用有限数量的喷水机构对大棚内的作物进行充分均匀的浇水灌溉,节省喷头的使用数量以及水资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包括大棚主架和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大棚主架的前侧,该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还包括传动板架、传动轮组、弧框Ⅰ、连接杆和从动弧框,所述驱动结构由驱动部分和往复传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和往复传动部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板架滑动连接在所述大棚主架的上端,所述往复传动部分与所述传动板架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轮组设置于所述大棚主架的后端,所述传动板架与所述传动轮组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大棚主架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弧框Ⅰ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杆的后端,所述从动弧框设置有多个,多个从动弧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的连接杆上,所述从动弧框与所述传动板架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轮组与所述弧框Ⅰ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所述大棚主架包括主架、弧形滑框、顶支撑杆和滑轨,所述弧形滑框设置有四个,四个弧形滑框分为两组,每组两个弧形滑框,其中一组的两个弧形滑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架前侧的左右两端,另一组的两个弧形滑框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架后侧的左右两端,所述顶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架的上端,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支撑杆的下端,所述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滑轨的前端,所述传动板架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传动轮组设置于所述滑轨的后端,其中一个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位于左侧的两个弧形滑框内,另一个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位于右端的两个弧形滑框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部分包括电机和齿轮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Ⅰ,所述滑轨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孔,所述齿轮Ⅰ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前侧的孔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现代化节能灌溉的农业大棚,所述驱动结构的往复传动部分包括齿轮Ⅱ、连杆Ⅰ、连杆Ⅱ和连接板,所述齿轮Ⅱ转动连接在位于后侧的孔内,所述齿轮Ⅰ与所述齿轮Ⅱ啮合传动连接,所述连杆Ⅰ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齿轮Ⅱ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杆Ⅱ的一端,所述连杆Ⅱ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板架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玲,未经张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