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病毒有效灭活的方法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9289.5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李星苇;胡烨红;罗天舒;张浩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A61L9/015;A61L9/14;A61L9/00;B03C3/00;A61L101/10;A61L101/3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廖盈春;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有效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对病毒有效灭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对可能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进行荷电处理;
S2:通过对荷电后的气溶胶施加外电场使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收集;
S3:对收集的气溶胶进行杀毒处理,破坏气溶胶中病毒RNA结构,从而有效对病毒进行灭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强紫外辐射对收集的气溶胶进行照射,实现有效对病毒进行灭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多针-多针放电形式,在放电过程中持续产生臭氧,并通过臭氧破坏囊膜病毒的外膜蛋白中的不饱和键,实现快速的灭活囊膜病毒。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持续喷出酒精喷雾或消毒液来实现有效对病毒进行灭活。
5.一种对病毒有效灭活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荷电单元、收集单元和病毒灭活单元;
所述荷电单元用于对可能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进行荷电处理;
所述收集单元用于对荷电后的气溶胶施加外电场使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收集;
所述病毒灭活单元用于对收集的气溶胶进行病毒灭活处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单元采用荷电高压线电极或尖端电晕放电形式来实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高压线电极包括:第一金属管、金属弹簧、金属导风板和多根金属线;
所述第一金属管用于支撑多个线电极同时导电,从而实现给线电极施加高压;
所述金属弹簧用于保证线电极始终是绷直状态且承受一定的外部扰动,使线电极能均匀放电;
所述金属导风板用于使得气溶胶颗粒物以较短的距离进入极板且尽可能少的弥散;
所述金属线用于当施加高压后产生离子并使周围的气溶胶荷电。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采用收集极板来实现,所述收集极板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平板型金属板和第二平板型金属板,第一平板型金属板和第二平板型金属板均由排列设置的多块金属板构成;
在所述第一平板型金属板和所述第二平板型金属板上均开设有通孔,且通过第二金属管和第三金属管实现交错放置;所述第二金属管的高度与所述第三金属的高度不同。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灭活单元包括强紫外灯光板,所述强紫外灯光板由一列平行设置的强紫外灯光管组成,所述强紫外灯光管的辐照强度大于等于180μW/cm2。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灭活单元包括多针-多针放电结构,用于在放电过程中持续产生臭氧,并通过臭氧破坏囊膜病毒的外膜蛋白中的不饱和键,从而快速的灭活囊膜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2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