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工膜用聚丙烯树脂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9284.2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谭魁龙;焦凤鸣;王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5/134;C08K5/526;C08K5/098;C08K5/13;C08J5/18;B01F33/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工 聚丙烯 树脂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工膜用聚丙烯树脂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剂由自由基捕捉剂、过氧化物分解剂和酸吸收剂组成;所述自由基捕捉剂、所述过氧化物分解剂和所述酸吸收剂的含量的质量比为1:0.5~5:0.01~0.05;所述自由基捕捉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尿酸、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苄)苯和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尿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过氧化物分解剂选自三壬基苯基亚磷酸苯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酸吸收剂选自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钠、硬脂酸镁和镁铝水滑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制备方法的混合过程采用雾化射流搅拌装置,其中,混合过程的温度为15~150℃,搅拌速率为10~500r/min;
所述雾化射流搅拌装置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吹风射流结构(1)和储液混合结构(2),所述吹风射流结构(1)和所述储液混合结构(2)之间通过筛板组件(3)相连;所述吹风射流结构(1)至少包括腔体(11),通过泵体(12)连通所述储液混合结构(2)和所述腔体(11)的引流管(13),设置于所述引流管(13)中连接于所述腔体(11)的一端上且喷嘴(141)延伸至所述腔体(11)内部的雾化喷射件(14),以及在所述腔体(11)中位于所述雾化喷射件(14)上方的用于加入粉料的粉料加入组件(15),且所述粉料加入组件(15)中设置有吹散粉料的风机(151);所述储液混合结构(2)至少包括用于存储有机溶剂的储液腔(21),以及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储液腔(21)中的加热搅拌组件(22);所述引流管(13)包括自所述储液混合结构(2)至所述腔体(11)顺次连通设置的主管(131)以及多根副管(132),且每根所述副管(132)上各自连接有雾化喷射件(14),且所述雾化喷射件(14)的喷嘴(141)的喷射方向沿所述腔体(11)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粉料加入组件(15)包括轴线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加料管(152),且所述加料管(152)的底端位于所述喷嘴(141)的上方,所述吹风机(151)设置于所述加料管(152)的外侧,且所述吹风机(151)的吹风方向斜向下并朝向所述加料管(152)的轴线的延伸方向;所述筛板组件(3)至少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第一筛板(31)和第二筛板(32),且所述第一筛板(31)的筛孔大于所述第二筛板(32)的筛孔,所述第一筛板(31)与所述第二筛板(32)之间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且所述第一筛板(31)和所述第二筛板(32)相对的侧面上各自形成有配合设置的研磨凸起(33);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有机溶剂置于储液混合结构(2)中,通过泵体(12)抽至引流管(13)中,并经过雾化喷射件(14)的喷嘴(141)沿水平方向喷入腔体(11)中,而后通过加料管(152)进行加入自由基捕捉剂、过氧化物分解剂和酸吸收剂,同时开启风机(151)进行吹风,使得自由基捕捉剂、过氧化物分解剂和酸吸收剂在腔体(11)中均匀分散,同时通过喷出的有机溶剂进行均匀沉降至筛板组件(3)上,颗粒小的沉降物直接落入储液混合结构(2)中进行混合,颗粒较大的沉降物进一步通过第一筛板(31)和第二筛板(32)之间的相对运动的研磨凸起(33)研磨至小颗粒后进一步落入储液混合结构(2)中进行进一步的搅拌;脱除有机溶剂,得到电工膜用聚丙烯树脂添加剂;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烷烃、芳香烃、酮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烷烃的碳原子数为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烃选自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异辛烷、正壬烷、正癸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选自甲苯、乙苯、二甲苯、三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酮类化合物选自碳原子数为3~10的脂肪族和/或碳原子数为3~10的芳香族类酮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吉海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2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配电网实境试验平台的网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塑料垃圾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