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9234.4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豪慎;乔羽;邓瀚;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48;H01M4/131;H01M10/0525;B01J21/18;B01J23/745;B01J23/75;B01J23/755;B01J3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贵金属 复合 催化 材料 阴离子 电池 正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和催化剂,催化剂重量百分比为10%-50%;其中活性材料为氧化锂、过氧化锂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为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中的非贵金属为过渡金属元素,材料中非贵金属的重量百分比为0.01%-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非贵金属为镍、钴、锰、铁或钛。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制备催化剂
将酚醛树脂溶于丙酮中,然后加入金属酞菁化合物超声分散,真空干燥获得前驱物;将前驱物在氩气氛围内烧结获得碳化物,球磨后获得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
第2步、制备正极
采用机械球磨法在惰性气体氛围中混合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与活性材料,并采用涂膜法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制备电极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步中前驱物烧结条件为:900℃烧结4小时以上;碳化物球磨条件为:300转/分以上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2步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球磨时间为100-15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酞菁化合物为镍酞菁、钴酞菁、锰酞菁、铁酞菁或钛酞菁。
8.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基于非贵金属/碳复合催化材料的氧阴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制备高比能量密度电池系统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的负极材料为金属锂,锂硅合金,锂锡合金或金属氧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92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