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效电机端盖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7883.0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叶海滨;王荷芬;顾飞龙;王杰;谢恒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B41/00;B23B47/00;B23B3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214523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电机 端盖风罩螺孔 注排油螺孔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效电机端盖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装置,其包括工作台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都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之间、第三电机与第四电机之间都相隔四十五度,第一电机与第一钻头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一丝锥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二钻头连接,第四电机与第二丝锥连接,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工作台、底座固定。本发明解决了电机端盖手工钻、攻难的问题,端盖钻孔时采用一次装夹多工位钻、攻一体化,在一个定位基准上完成加工,保证了加工精度,位置度、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效电机端盖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电机行业对端盖上固定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还是按照传统的加工工艺。端盖由金属模具铸造出来的薄壁铸件,采用手工铸造在振模或合箱等因素存在搭子偏位,但钻孔基准是以铸件搭子的四等分而定。将端垂直放置在台钻底座面上,依靠手工抓住贴紧工作台,凭操作者的眼光看搭子中心就直接钻孔,注油螺孔在风罩螺孔的中间,且注油孔属小直径深孔要求,需与端盖轴承室轴向油孔贯通。钻孔时稍有不慎(如工件摆放位置与钻床中心不垂直,钻头不在工件被钻中心等),所被钻的孔偏位穿出薄壁厚度外而穿通,产生报废,这样的工艺靠手工操作,难易保证孔的位置度和垂直度,对风罩四孔安装对准注油孔位置增加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效电机端盖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超高效电机端盖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钻头、第一丝锥、第二钻头、第二丝锥、底座、旋转台、夹具、紧固件、压头、第一连杆、第五电机、第二连杆、第六电机、支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都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之间、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之间、第三电机与第四电机之间都相隔四十五度,第一电机与第一钻头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一丝锥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二钻头连接,第四电机与第二丝锥连接,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工作台、底座固定,旋转台与夹具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旋转台与第六电机之间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压头与第五电机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五电机、第六电机都安装在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分别通过一个电机座安装在工作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都为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五电机是伸缩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六电机是旋转电机。
优选地,所述压头的上面设有一个螺母,螺母与第一连杆固定。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解决了电机端盖手工钻、攻难的问题,端盖钻孔时采用一次装夹多工位钻、攻一体化,在一个定位基准上完成加工,保证了加工精度,位置度、垂直度满足设计要求,而且同时钻多个孔,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支架、底座方便支撑工作台,增加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高效电机端盖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超高效电机端盖风罩螺孔及注排油螺孔的加工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