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及液冷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7881.1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林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液 分配 装置 机柜 | ||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及液冷机柜,该冷却液分配装置包括分液部,分液部用于设置在液冷机柜的柜体底部,并与液冷机柜的进液管连通;分液部的表面沿机柜内电子设备的排列方向设有多个分液孔;分液部内沿柜体内电子设备的排列方向设有主流道,且主流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多个分支,其中:每个分支包括与主流道连通的主支路,主支路与分液孔一一对应且连通;或者,每个分支包括与主流道连通的主支路以及直接或间接地与主支路连通的多个侧支路,多个侧支路关于主支路对称分布,且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位于末端的侧支路与分液孔一一对应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及液冷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耗越来越大,单纯的风冷很多时候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应运而生,且不断发展,在未来液冷的市场也将继续扩大,其中,浸没式液冷则由于其高效节能、低建设成本等优势,更是成为液冷中的新宠。
在多电子设备的液冷机柜中,电子设备并排设置于柜体内,外部低温的冷却液由进液口进入柜体内,在柜体内,冷却液流入每个电子设备内,穿过电子设备内部并带走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温度升高,并由出液口流出,这部分冷却液在换热装置中放热后温度降低,低温冷却液再次由进液口进入柜体,完成一个循环。冷却液通常为氟化液、硅油、合成油等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的液体,粘度和密度较高,在机柜中流动时会产生较大的阻力,这样,离进液口越远,则进入电子设备的冷却液越少,使得位于同一机柜不同位置的电子设备之间的冷却液流量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每台电子设备的散热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为了保证良好的散热效果,最小流量的电子设备同样需要充分的散热,故而往往会按照最大流量需求来估计进入系统的总冷却液的体积,因而被迫设计较大的设计裕量,也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
目前,对于浸没式液冷流体的均布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柜结构改进和控制方面,在机柜上通过结构改进来改善流量均匀性不仅繁琐而且效果一般,从控制方面着手,也有着控制难度非常大、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及液冷机柜,用以提高冷却液分配的均匀性,从而降低每台电子设备的散热差异,减少冷却液用量;并且,不改变原有机柜的尺寸和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液分配装置,包括分液部,所述分液部用于设置在液冷机柜的柜体,并与所述液冷机柜的进液管连通;
所述分液部的表面沿所述机柜内电子设备的排列方向设有多个分液孔;
所述分液部内沿所述柜体内电子设备的排列方向设有主流道,且所述主流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多个分支,其中:
所述每个分支包括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主支路,所述主支路与所述分液孔一一对应且连通;
或者,所述每个分支包括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主支路以及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主支路连通的多个侧支路,所述多个侧支路关于所述主支路对称分布,且沿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位于末端的侧支路与所述分液孔一一对应且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冷却液经主流道以及各个分支的分流后可以形成流量接近的多股流体,并由分液孔进入电子设备内,从而有效缩小了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流量差异,使每台电子设备的散热效果接近,在保证充分散热的前提下,柜体内所需的冷却液的用量大大减少,进而减小了冷却液的设计裕量。
可选的,沿所述主流道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所述主流道与所述主支路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小于180°。这样,冷却液在主流道内的流动方向与其在主支路内的流动方向成直角或钝角,增大了冷却液在进入主支路时受到的局部流阻,有利于冷却液沿主流道的长度方向平均分配。
可选的,所述分液部还用于填满所述柜体底部的空间。由于分液部占据了柜体底部的一部分空间,从而减少了填满柜体所需的冷却液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