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屋顶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6858.0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丁红;赵雨;马欣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4;B01D29/58;B01D29/64;B01D29/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屋顶 雨水 自动 收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屋顶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屋顶,屋顶的两侧安装有排水板,排水板背离屋顶的一侧垂直固接有挡板,排水板上安装有过滤网,排水板的底部安装有集水槽,集水槽的下方安装有建筑墙板;所述过滤网上方设置有对杂质进行阻拦收集的阻拦装置,阻拦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网上方的过滤框,过滤框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框体内的过滤板,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穿透过滤板的流水孔,过滤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堆积在过滤板上杂质的推动组件,过滤框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框。本发明的优点是减小杂质堵塞过滤网的可能性,增大雨水排入集水槽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屋顶雨水自动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878809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两侧安装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一侧安装有挡板,所述排水板的顶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间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排水板的底部安装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两端安装有排水管,所述集水槽的一侧安装有连通管,所述集水槽的下方安装有建筑墙板。雨水顺着屋顶流到排水板上,雨水通过排水板上的隔板和过滤网过滤后排入集水槽内储存,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利用。
上述的技术方案存在缺陷:由于环境中的杂质(例如,塑料袋或者树叶)会掉落在屋顶上,并顺着屋顶的坡度落入排水板上对过滤网进行遮挡、覆盖,阻挡排水板处的雨水排入集水槽内,若不及时对杂质进行处理,杂质的长期堆积,容易导致过滤网堵塞,减小雨水排入集水槽内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建筑屋顶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其优点是减小杂质堵塞过滤网的可能性,增大雨水排入集水槽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建筑屋顶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包括屋顶,屋顶的两侧安装有排水板,排水板背离屋顶的一侧垂直固接有挡板,排水板上安装有过滤网,排水板的底部安装有集水槽,集水槽的下方安装有建筑墙板;所述过滤网上方设置有对杂质进行阻拦收集的阻拦装置,阻拦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网上方的过滤框,过滤框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框体内的过滤板,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穿透过滤板的流水孔,过滤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堆积在过滤板上杂质的推动组件,过滤框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杂质的收集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顺着屋顶的坡度流到过滤板上时,经过过滤板的初次过滤,将杂质拦截在过滤板上,进行杂质流到过滤网上的可能性,从而减小杂质造成过滤网堵塞的可能性,增大雨水排到收集槽内的可能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框体包括与挡板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边框以及与一对第一边框垂直设置的一对第二边框,一对第一边框上表面固接有挡条,推动组件包括与过滤框滑移连接用于将杂质推动到收集框内的推板以及驱动推板运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截在过滤板上的杂质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使得推板将杂质推动到收集框处,从而减小杂质对过滤板造成堵塞的可能性,增大雨水排入过滤网。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板两端设置有截面呈T型的滑移块,一对挡条朝向推板的一侧各开设有与滑移块配合滑移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驱动推板运动时,滑移块在滑槽内滑动,便于加强推板的运动效果,且T型的滑移块加强了推板和挡条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