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重组酶的大口黑鲈弹状病毒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6165.1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吕孙建;刘莉;张海琪;袁雪梅;于喆;刘琼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 地址: | 313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重组 大口 弹状病毒 恒温 扩增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组酶的大口黑鲈弹状病毒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盒,包括以下组分:(1)阳性质粒;(2)核酸释放剂;(3)干粉试剂反应管;(4)R buffer;(5)B buffer;(6)胶体金试纸条。本发明灵敏度高,而且操作简便快捷,填补了目前尚无大口黑鲈弹状病毒核酸分子检测方法的空白,适合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的确诊、筛查和预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动物病毒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重组酶的大口黑鲈弹状病毒恒温扩增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鱼、黑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世界性的游钓鱼类。中国台湾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此鱼,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经过30多年的养殖发展,现已推广到全国20余个省市,主要养殖区域为广东、江西、江苏和浙江等地。大口黑鲈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蛋白质丰富,历来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饲养成本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与其他常规鱼类相比,市场价格更高,是增加渔民收入的优良品种。2018年全国养殖产量约43万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
近几年,受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密度升高及池塘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口黑鲈绿色疾病防控技术的开发逐渐成为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据已有的文献报道,目前大口黑鲈的主要疾病以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为主,其中病毒性病原主要包括弹状病毒(Micropterus 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和虹彩病毒。大口黑鲈弹状病毒病为新发的病毒性疾病,于2011年在广东地区发现,该病毒属弹状病毒科,目前已知该病毒在大口黑鲈的亲鱼及幼苗中有检测发现,且主要在大口黑鲈的幼苗阶段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严重时可达100%。携带病毒的苗种很容易在饲养方式改变、投放外塘、天气变化较大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爆发性死亡现象,给苗种企业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提供无病毒的苗种对于提高大口黑鲈养殖成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病原早期诊断检测在防止病原传播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目前常用的诊断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核酸探针技术、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以及病原培养法检测技术等。这些诊断技术各有优点和适用范围,对检测条件及操作者都有较高的要求。方便、快速的病原检测技术对于水产养殖基层苗种检疫及及时针对性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已有多种水产养殖重要病原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被建立并应用,如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大鲵虹彩病毒、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及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等病原的LAMP快速检测系统。尽管如此,LAMP技术对操作人员仍然有一定的要求,且易出现假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替代铣削刀具测温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框石墨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