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含气土层的钻孔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5537.9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威;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17/22;E21B12/00;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层 钻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含气土层的钻孔装置,包括芯管和与所述芯管连通的探测管,所述芯管外侧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芯管内设有排气的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芯管上的排气阀连通,另一端与滑动设置在所述芯管内的气管连通,所述气管穿过所述探测管并且部分能够延伸出所述探测管,所述气管上设有监测所述气管失重的报警装置。本发明符合含气土层施工的灾变规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含气土层的工程特性;施工效率高,布置灵活,适用于各种含气土层的施工。整个装置在含气土层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预警,既保证了施工作业的安全,又可增加土体承载力,减少施工后变形,并形成清洁能源的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桩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含气土层的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含气土层以分布在沼泽湿地、河口、三角洲以及湖泊和海床中的含气沉积物最为常见。含气土层分布区域会涉及大量的工程建设。为了防范浅层气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的影响,有必要制定出合理、可靠的基础施工方案。目前,桩基是含气土区域经常采用的深基础形式,而钻孔灌注桩已被工程实践证明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但传统的方法无法在含气土区域施工。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在含气土层施工,又可以提高含气土层承载力的施工装置和方法,最好还能兼顾清洁能源的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对含气土层进行钻孔施工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气土层的钻孔装置,包括芯管和与所述芯管连通的探测管,所述芯管外侧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芯管内设有排气的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芯管上的排气阀连通,另一端与滑动设置在所述芯管内的气管连通,所述气管穿过所述探测管并且部分能够延伸出所述探测管,所述气管上设有监测所述气管失重的报警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芯管和所述探测管均为空心管,所述芯管直径大于所述探测管直径。探测管的直径越小越好,方便压入土中。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大量泥沙进入到探测管内,所述探测管的直径为1cm。
作为优选,所述软管盘绕设置在所述芯管内,所述芯管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软管通过所述安装孔延伸出所述上盖与所述排气阀连通。排气阀可以拆卸,当钻孔装置打入泥土,含气土层的气体排出后,将排气阀拆卸,将软管与注浆管连通,对含气土层进行注入浆料,含气土层中排出的气体可以进行收集再利用。为了防止配重块底部的报警接触电极下落接触不到定位器,无法报警从而造成事故,软管的长度不小于排气阀到定位器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为接触式报警器,包括定位器和设置在所述气管上的报警接触电极,所述定位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芯管内壁上,且所述定位器位于所述报警接触电极的下方,所述定位器上设有接触片,所述报警接触电极与所述接触片接触配合进行报警。定位器限制了气管左右晃动,并且当气管失重掉落下来时,气管上的报警接触电极与定位器上的接触片接触进行报警。
作为优选,所述气管上端还设有配重块,所述报警接触电极位于所述配重块底部。配重块的重力大于泥土压入探测管的压力,防止操作者在压入探测管时,泥土将气管往上顶。当探测管接触到含气土层,由于配重块的重力作用,配重块往下压气管,气管向下延伸出探测管进入到含气土层内;配重块失重掉落时,配重块底部的报警接触电极与定位器接触进行报警,通知操作人员停止钻孔,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器上还开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气管晃动的过孔,所述气管穿过所述过孔设置。过孔限制了气管左右晃动,保证了稳定性,使得气管只可以垂直方向下落。
作为优选,所述气管延伸出所述探测管的一端设有滤孔。气管为硬管,气管到含气土层后,气管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从探测管失重掉出,气体直接从滤孔进入到气管内;滤孔可以防止泥沙进入。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钻孔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钻孔装置固定在施工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5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路径配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识别显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