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矿正浮选脱镁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4777.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5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丙桥;曾梦媛;严海;关智文;曾龙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6 | 分类号: | B03D1/016;B03D1/02;B03D101/06;B03D10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矿 浮选 抑制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矿正浮选脱镁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70‑95份海藻酸钠、5‑30份决明子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矿物原料加水搅拌得矿浆,调整矿浆pH;S2.向经调整pH的矿浆中添加抑制剂水溶液;S3.充气浮选,得到泡沫产品及尾矿,该抑制剂选择性强、用量少、安全无毒,在磷灰石与白云石的分离过程中,能有效抑制白云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矿正浮选脱镁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运用于冶金、食品、纺织、医药、国防等邻域。据报道,我国磷矿资源探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其中大部分为中低品位矿,含镁碳酸盐含量高。含镁碳酸盐杂质将会增加磷酸生产过程中的硫酸用量,并且对磷酸的过滤速度以及磷酸的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下游磷酸盐产品的生产。由于磷灰石与含镁碳酸盐矿物表面性质相似,导致在正浮选流程中难以实现分离。现有的磷矿脱镁主要采用反浮选工艺,在弱酸条件下对磷灰石进行抑制,浮选含镁碳酸盐矿物,进而实现磷矿富集,其浮选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在磷矿正浮选过程中,能有效脱除主要含镁碳酸盐矿物白云石的抑制剂,在减少磷矿浮选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在白云石抑制剂方面,中国专利CN103691574A报道了“一种白云石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使用了:硫酸、盐酸、苯甲酸、硫酸盐等原料制备白云石抑制剂,该方法抑制剂制备时间长,药剂成本较高且具毒性,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使用。中国专利CN87101820A报道了“一种用于磷矿浮选的新型白云石抑制剂木素磺酸钙磺甲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木素磺酸钙为原料,在硫酸存在下,经酸化脱钙后与甲醛、亚硫酸钠进行磺甲基化反应制得白云石抑制剂,制备条件复杂,工艺流程较长。在磷矿与白云石分离方面,中国专利CN108672102A报道了“一种磷矿的浮选方法”该方法在反浮选中使用磷酸抑制磷灰石,使用捕收剂GJBW浮选白云石以实现矿物分离。该方法减少了硫酸的用量,但浮选工艺较为复杂。中国专利CN107029896A报道了“一种分离富集磷矿中磷灰石、白云石和石英的浮选工艺”,该方法对常规正-反磷矿浮选工艺进行了改进,虽提高了浮选指标,但浮选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磷矿正浮选脱镁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抑制剂选择性强、用量少、安全无毒,用于磷灰石与白云石浮选分离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矿正浮选脱镁抑制剂,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组分:70-95份海藻酸钠、5-30份决明子胶。
优选地,所述海藻酸钠与决明子胶的质量比为70:30-95:5,优选地,所述海藻酸钠与决明子胶的质量比为75:25-90:10,更为优选地,所述海藻酸钠与决明子胶的质量比为88:12。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磷矿正浮选脱镁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矿物原料加水搅拌得矿浆,调整矿浆pH;S2.向经调整pH的矿浆中添加抑制剂水溶液;S3.充气浮选,得到泡沫产品及尾矿。
优选地,所述pH为6-12。
优选地,所述S2还包括添加捕收剂,所述捕收剂为脂肪酸类捕收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至少一种脂肪酸类复配药剂,如油酸钠。
优选地,所述抑制剂水溶液浓度为3-160mg/L,所述矿浆浓度为10%-50%。
优选地,所述抑制剂用于磷矿浮选中白云石的抑制或者其他矿物浮选流程中白云石的抑制。
本方案中,所述抑制剂对磷矿中的含镁碳酸盐矿物白云石具有非常强的抑制效果,通过该抑制剂能够实现磷灰石与白云石高效浮选分离,其主要原因为抑制剂含有大量羧基、羟基基团,由于磷灰石与白云石矿石成分与晶体结构差异,抑制剂中所含的羧基基团易与白云石表面暴露的Ca2+、Mg2+离子形成螯合物强烈地吸附在白云石表面,同时亲水基团羧基暴露在水溶液中,使白云石表面亲水,从而到达抑制白云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余热回收的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粽子输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