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4710.3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瑶法;潘华素;潘险峰;马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3/08 | 分类号: | E04H3/08;E04H1/12;A61B6/03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完全 隔离 规模化 放射 科室 结构 ct 系统 搭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中方舱CT系统包括方舱、由隔离墙将方舱内前后隔开的扫描间和操作间;方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入门,扫描间内包括CT机架、安装于CT机架前方的诊断床。其中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包括检查区、医务服务区和候诊休息区,检查区包括数个并排的方舱CT;检查区靠近方舱CT操作间的一侧形成操作间通道,靠近扫描间的一侧形成患者通道,医务服务区与候诊休息区通过隔离墙隔离。本发明可以在应急传染病医院,快速规模化搭建放射科室,使医患活动区域分流,实现完全隔离,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急传染病检查医院,放射科室通过普通方舱式CT,X线机,超声等,实现检查设备室内医患隔离,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方舱CT等进入扫描间与操作间的门开在方舱侧面,检查室外患者与检查医生活动区域空间连通,医生患者出入检查室过程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2、由于医患进入方舱门开在侧面,两侧需要进入空间,空间利用率低,不能规模化快速搭建;
3、由于方舱内空间狭小,危重行动不便患者进出扫描间不便,需多名护士辅助,检查效率低。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方舱CT系统和搭建方法,实现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检查,且可实现快速搭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的一种方舱CT系统,包括方舱、由隔离墙将方舱内前后隔开的扫描间和操作间;所述方舱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出入门,分别为患者用出入门和医生用出入门;所述扫描间内包括CT机架、以及安装于CT机架前方的诊断床。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转运车的定向移动,所述诊断床的两侧安装有扫描轨道;所述扫描轨道延伸至患者用出入门外。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转运车进入扫描间同时又便于方舱运输,所述方舱前端设有翻转底座。
更进一步地,为了更加便于转运车/普通转运的定向移动,所述翻转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扫描轨道衔接的导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厂家搬运设备进入扫描间,所述扫描间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一道门。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交叉污染,所述患者用出入门为自动感应控制双开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医患视觉交互,所述隔离墙上开设有铅玻璃窗。
其次,本发明的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包括检查区、医务服务区和候诊休息区,所述检查区包括数个并排的方舱CT;检查区靠近方舱CT操作间的一侧形成操作间通道,检查区靠近方舱CT扫描间的一侧形成患者通道,并排的方舱CT将操作间通道和扫描室通道隔离;所述医务服务区连通所述操作间通道,所述候诊休息室连通患者通道;医务服务区与候诊休息区通过隔离墙隔离。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医患视觉交互,所述隔离墙上设有多个透明窗口。
最后本发明的一种完全隔离规模化放射科室结构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划出一块矩形空地;
(2)吊装方舱带着其内设备沿空地一边依次纵向,一个贴着一个并排摆放;
(3)翻下翻转底座,形成患者进入平台;
(4)搭建围墙及内部隔离墙,隔离出检查区、候诊休息区、医务服务区、患者通道,操作间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