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无堵塞螺旋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64675.5 | 申请日: | 2020-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訾金伟;贾胜炎;冉佩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邢津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7/04 | 分类号: | F04D7/04;F04D13/06;F04D29/22;F04D29/42;F04D29/046;B65G5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4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堵塞 螺旋 | ||
本发明涉及螺旋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无堵塞螺旋泵。包括采用螺旋式主叶轮,设置在靠近前盖一侧的镰刀弯部、由靠近前盖侧向内逐渐加大螺距的螺旋叶片、叶片尾部离心式的单叶片螺旋叶轮,实现了将介质中的物体沿镰刀弯部导向叶轮中心,在较宽的螺旋单通道内被无磨损的推向叶片尾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介质送向泵体,在泵体内通过速度的变低,动能转为势能将介质送到泵机组的出口,从而即使面对固体杂质较多、编织袋、棉丝等易缠绕的物件,也能够保证在螺旋单通道内被无磨损的顺利通过,解决了输送介质中的固体杂质堆积易缠绕在叶轮上,堵塞叶轮通道,导致无堵塞泵的流量减小、负载增大,破坏无堵塞机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无堵塞螺旋泵。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无堵塞泵基本采用双通道、单通道叶轮的方式,面对一些输送介质中如编织袋、棉丝等易缠绕的物件,此叶轮易缠绕、堵塞,会导致输送效果变差,又会导致固体杂质持续堆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无堵塞泵的流量减小、而负载较大,从而破坏无堵塞机组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无堵塞螺旋泵,采用螺旋式主叶轮,设置在靠近前盖一侧的镰刀弯部、由靠近前盖侧向内逐渐加大螺距的螺旋叶片、叶片尾部离心式的单叶片螺旋叶轮,实现了将介质中的物体沿镰刀弯部导向叶轮中心,在较宽的螺旋单通道内被无磨损的推向叶片尾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介质送向泵体,在泵体内通过速度的变低,动能转为势能将介质送到泵机组的出口,从而即使面对固体杂质较多、编织袋、棉丝等易缠绕的物件,也能够保证在螺旋单通道内被无磨损的顺利通过,解决了输送介质中的固体杂质堆积易缠绕在叶轮上,堵塞叶轮通道,导致无堵塞泵的流量减小、负载增大,破坏无堵塞机组的正常运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泵体、电机;所述泵体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泵体包括后盖、前盖、蜗壳;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泵轴;所述泵轴另一端延伸至泵体内;所述泵轴靠近电机一侧外部设置有轴承组;所述泵轴位于泵体内部分设置有主叶轮和副叶轮;所述蜗壳采用阿基米德螺线形状;所述前盖采用锥形设置;所述主叶轮采用螺旋式叶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轴承组与后盖间用双端面机械密封隔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轴承组内设置有油室。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轴承组包括2套双列滾子轴承、2套推力轴承。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2套所述推力轴承用联接套合在一起。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前盖采用靠近蜗壳一侧大直径大于远离蜗壳一侧直径的锥形设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主叶轮外侧朝前盖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主叶轮靠近前盖一侧叶轮中部设置有镰刀弯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主叶轮沿前盖到蜗壳内位置,螺距逐渐增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主叶轮位于蜗壳内部分设置有离心式的单叶片螺旋叶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螺旋式主叶轮,设置在靠近前盖一侧的镰刀弯部、由靠近前盖侧向内逐渐加大螺距的螺旋叶片、叶片尾部离心式的单叶片螺旋叶轮,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将介质中的物体沿镰刀弯部导向叶轮中心,在较宽的螺旋单通道内被无磨损的推向叶片尾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介质送向泵体,在泵体内通过速度的变低,动能转为势能将介质送到泵机组的出口,从而即使面对固体杂质较多、编织袋、棉丝等易缠绕的物件,也能够保证在螺旋单通道内被无磨损的顺利通过;
2、采用所述泵体后盖一侧与轴承组,用双端面机械密封隔开,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缩短泵轴悬臂长度,提高泵轴的运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邢津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邢津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6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