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3972.8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章吾;中山和彦;川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32B17/10;B32B27/30;B32B27/22;B32B27/06;B32B3/30;B32B37/10;B32B37/06;B60J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中间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是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树脂层含有热塑性树脂,
依照1996年的JIS R3202用2片透明玻璃制作夹层玻璃时,利用液态氮将所述夹层玻璃冷却后,将所述透明玻璃和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剥离,然后将1层树脂层以温度、湿度和剥离速度设为恒定的方式从该1层树脂层所直接接触的其他树脂层剥离后,将剥离的1层树脂层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静置2小时后,所述剥离的1层树脂层的与所述其他树脂层接触过的一侧的表面的、依照1994年的JIS B-0601所测得的单位为μm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与单位为μm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之比以Rz/Sm表示为0.0018以下,所述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下,且所述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190μm以上。
2.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是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
所述树脂层含有热塑性树脂,
对于制作夹层玻璃之前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将1层树脂层以温度、湿度和剥离速度设为恒定的方式从该1层树脂层所直接接触的其他树脂层剥离后,将剥离的1层树脂层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静置2小时后,所述剥离的1层树脂层的与所述其他树脂层接触过的一侧的表面的、依照1994年的JIS B-0601所测得的单位为μm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与单位为μm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之比以Rz/Sm表示为0.00110以下,所述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2.0μm以下,且所述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190μ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将1层树脂层从该1层树脂层所直接接触的其他树脂层剥离后,剥离的1层树脂层的与所述其他树脂层接触过的一侧的表面的、依照1994年的JIS B-0601所测得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300μ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将1层树脂层从该1层树脂层所直接接触的其他树脂层剥离后,剥离的1层树脂层的与所述其他树脂层接触过的一侧的表面的、依照1994年的JIS B-0601所测得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5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各树脂层的折射率之差为0.03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1层树脂层含有热塑性树脂,且与该1层树脂层直接接触的其他树脂层含有与该1层树脂层所含的热塑性树脂不同的热塑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在一个表面具有多个凹部,且所述具有多个凹部的表面的、依照1994年的JIS B-0601所测得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0~6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是用于车辆用途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1层树脂层与所述其他树脂层之间的剥离在温度25℃、湿度30%的环境下以速度1cm/s~5cm/s的条件进行。
10.一种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层叠于一对玻璃板之间。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制造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利用共挤出机将作为所述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原料的树脂组合物共挤出而得到层叠有2层以上的树脂层的层叠体的工序,且
将利用所述共挤出机进行共挤出时的各挤出机30秒以内的吸入压的变动幅度设为0.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9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