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间星体勘察取样装置的缓冲吸能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3769.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占文;刘希超;王东东;麻永帅;刘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F7/12;B64G4/00;G01N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易企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2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星体 勘察 取样 装置 缓冲 保温 结构 | ||
1.一种空间星体勘察取样装置的缓冲吸能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00)、第一隔热层(200)、侧壁缓冲吸能层(300)和第二筒体(400);
所述第一筒体(100)的内部用于安装取样设备,所述第一隔热层(200)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100)的外侧;
所述侧壁缓冲吸能层(300)连接在所述第一隔热层(200)的外侧,所述第二筒体(400)套接在所述侧壁缓冲吸能层(300)的外侧;
所述第一筒体(100)为采用钢的材料制作的中空筒体状;所述第一隔热层(200)是采用铝箔片加隔热材料制成的内隔热层;所述侧壁缓冲吸能层(300)是采用铝蜂窝的筒状结构,并且在筒状结构的外侧包裹一层0.1mm厚度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所述第二筒体(400)为采用钢的材料制作的中空筒体状;
所述侧壁缓冲吸能层(300)设有卡槽(301),所述卡槽(301)内连接有弹性缓冲件(302);
还包括第二隔热层(500);
所述第二隔热层(500)连接在所述侧壁缓冲吸能层(300)与所述第二筒体(400)之间;所述第二隔热层(500)是采用铝箔片加隔热材料制成的外隔热层;
所述第一筒体(10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缓冲吸能部(104);所述第一筒体(10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缓冲吸能部(105);
所述第一缓冲吸能部(104)包括第一缓冲块(106)、第一弹性连接件(107)和第二缓冲块(108),所述第一缓冲块(106)设有第一缓冲槽(109),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7)连接在所述第一缓冲槽(109)内,所述第二缓冲块(108)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07)上;
所述第二缓冲吸能部(105)包括第三缓冲块(110)、第二弹性连接件(111)和第四缓冲块(112),所述第三缓冲块(110)设有第二缓冲槽(113),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11)连接在所述第二缓冲槽(113)内,所述第四缓冲块(112)连接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11)上;
所述第一筒体(1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吸能部(104)之间连接第一伸缩件(114);
所述第一筒体(1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吸能部(105)之间连接第二伸缩件(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星体勘察取样装置的缓冲吸能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0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弹性缓冲件(302)的数量为与所述卡槽(301)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每个所述弹性缓冲件(302)连接在每个所述卡槽(3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星体勘察取样装置的缓冲吸能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层(600);
所述加热层(600)连接在所述第一筒体(100)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星体勘察取样装置的缓冲吸能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00)包括第一内壳(101)和第二内壳(102);
所述加热层(600)连接在所述第一内壳(10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内壳(102)套接在所述第一内壳(101)的外侧;
所述第一内壳(101)与所述第二内壳(102)之间通过连接件(10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星体勘察取样装置的缓冲吸能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400)的一端连接第一盖体(401);
所述第二筒体(40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盖体(4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7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机床装配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实现灰度发布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