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3684.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鑫;王敏;马天鹰;冉天飞;周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3205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崔雷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臼骨赘 电动 切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所述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包括驱动器、工作杆、锯片和贴合杯,所述贴合杯内设有定位槽,工作杆的下端插入定位槽进行定位,所述工作杆与驱动器固定,所述锯片套设在工作杆上可在工作杆上移动,所述锯片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定位,锯片的下端面与贴合杯的上端面贴合,所述驱动器驱动工作杆往复转动,工作杆带动锯片来回摆动切割骨赘。本发明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能保障切口平整,可有效避免过大过深,确保不会切多,使用时无需刻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髋臼骨赘切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越来越多,髋关节置换为解决髋关节疼痛等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全髋关节置换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在严重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尤其是伴有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中,髋臼周围常伴有严重骨赘形成,小心清除这些骨赘是手术的重要步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清理方式常为:用骨刀或摆锯垂直髋臼骨赘间断多段刻槽,再用骨刀铲除或咬骨钳咬除已刻槽分隔的增生骨赘。这些方法极易造成髋臼劈裂,髋臼完整性破坏,导致髋臼杯假体不能很好压配固定,手术失败,术后假体松动的风险增加;如果医生经验不足,还容易造成骨赘切除过多,最后髋臼杯假体覆盖不全,增加假体松动的风险;若力度操作把握不当,易因摆动幅度过大过深,会造成髋臼前后壁的外侧软组织严重受损,甚至损伤后方坐骨神经可能。另外这些方法切除髋臼边缘往往高低不平整,需再次打磨修整髋臼缘;由于术中反复多次刻槽,增加手术工作量,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平整度的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所述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包括驱动器、工作杆、锯片和贴合杯,所述贴合杯内设有定位槽,工作杆的下端插入定位槽进行定位,所述工作杆与驱动器固定,所述锯片套设在工作杆上可在工作杆上移动,所述锯片通过锁紧装置锁紧定位,锯片的下端面与贴合杯的上端面贴合,所述驱动器驱动工作杆往复转动,工作杆带动锯片来回摆动切割骨赘。
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杯的底部中心同轴设有环形凸起部,所述定位槽设在环形凸起部上并与环形凸起部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杆的下端设有圆球,圆球插入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锯片的末端设有套筒,套筒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工作杆穿设在第一通孔内,所述锁紧装置设在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锯片的前端设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锯片摆动的角度在0°—20°之间。
本发明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利用驱动器驱动工作杆往复转动,电动锯片摆动切割骨赘,切割时锯片贴于臼底贴合杯的上缘转动,同时工作杆的下端插设在凹槽内,工作杆不会移动,从而稳定了锯片的工作位置,保证了切割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髋臼骨赘电动切除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