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3569.5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自帅;周世宏;缪洪康;薛景赛;丁海鑫;周砚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多种 工作 单机 高精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方法和装置,大功率单机具有功率值大且工作时长多样的特点,单机工作时需要较强散热能力为其散热,使其工作温度稳定在20±2℃,单机不工作时还要保持在10~30℃,需要加热器补偿。本发明利用电机驱动改变可展开的电控隔热屏和散热面的角度,改变大功率单机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对大功率单机控温,大功率单机工作时增大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从而增加散热面散热能力,大功率单机贮存时减小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或关闭散热面,减小散热面散热能力,满足较低加热器功耗补偿情况下的存储温度要求,具有重量小、控温能力强、可适应多种工作时长、成熟活动部件且量少、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热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单机工作时需要较强散热能力为其散热,使其工作温度稳定在20±2℃,单机不工作时还要保持在10~30℃,需要加热器补偿,且有多种工作时长。一般热控设计方式为设计较大散热面满足单机工作时高功率密度及大功率值情况下的单机温度,再设计大功率加热器进行单机存贮状态下的低温补偿;或者使用相变材料利用相变潜热进行单机控温,存在相变装置重量大、对多种工作时长适应性差缺点;或者利用泵驱流体回路进行控温,散热能力强、控温精度高,可适应多种工作时长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泵驱高转速活动部件寿命端、可靠性差、流体回路结构复杂、重量较重的缺陷。
与本申请相关的现有技术是专利文献CN103486784B,提供了一种大功率星载斯特林制冷机热控制系统,压缩机以及膨胀机与电加热器和热敏电阻之间均卡紧并导热安装,压缩机支架的上端面与制冷机安装基座导热安装,压缩机支架的下端面与压缩机支架热管的一端外贴连接,压缩机支架热管的另一端与对地散热板外贴导热安装;膨胀机支架的上端面与制冷机安装基座导热安装,膨胀机支架的下端面与膨胀机支架热管的一端外贴连接,膨胀机支架热管的另一端与向阳散热板外贴导热安装;环路热管与向阳散热板导热安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方法,利用电机驱动,改变大功率单机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对大功率单机控温,大功率单机工作时增大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从而增加散热面的散热能力,大功率单机贮存时减小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或关闭散热面,减小散热面散热能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功率多种工作时长单机高精度控温的热控装置,利用电机驱动改变可展开的电控隔热屏和散热面的角度,改变大功率单机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对大功率单机控温,大功率单机工作时增大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从而增加散热面的散热能力,大功率单机贮存时减小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或关闭散热面,减小散热面散热能力。
优选地,所述大功率单机的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材料,通过外贴热管使得大功率单机的安装面与散热面之间建立良好导热关系。
优选地,所述电控隔热屏通过铰链与散热面装配连接,电控隔热屏关闭时,电控隔热屏平行覆盖在散热面上,电控隔热屏展开时,电控隔热屏绕铰链呈轴向打开,与散热面呈夹角。
优选地,所述大功率单机不工作时,电控隔热屏关闭,完全遮挡散热面;大功率电机工作时,电控隔热屏根据大功率电机工作时长和热分析,展开至设定角度,以增大散热面与空间背景的可视角,从而增加散热面的散热能力。
优选地,所述电机采用步进电机,由步进电机驱动电控隔热屏,所述步进电机设置有多挡位的软限位,能够具备多个开合角度,并能够在某个软限位处保持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