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型混凝土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2853.0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倪涛;汪咏梅;宋欣;王龙;刘昭洋;王龙飞;田献文;王进春;康静;刘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翠芬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58;C08F220/20;C04B24/26;C04B103/4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143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释型 混凝土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缓释型混凝土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保水剂由下述原料制成:丙烯酰胺类单体30~35份,缓释型单体15~20份,引发剂为0.18~0.21份,去离子水3000~3800份。丙烯酰胺类单体为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缓释型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中的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了保水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缓释性,对混凝土泌水、流动度后期反大尤其有效,能持续改善混凝土黏聚性能,流速性能良好,且制备工艺简,可用于高标混凝土、严寒地区混凝土、超高泵送混凝土的建筑工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保水剂,特别是一种缓释型混凝土保水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缓释型混凝土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和易性好的混凝土有利于混凝土施工,有利于力学性能增长,有利于硬化增加混凝土的美观度。然而,在混凝土拌合中,经常会出现浆液下沉,粗骨料外露、边缘泌黄浆的现象,即混凝土泌水现象。混凝土拌合中的泌水可通过加入普通保水剂的方式加入改善,如纤维素、温伦胶等。但是,混凝土流动度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引起的泌水,即混凝土滞后泌水,采用以上保水剂则难以解决。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混凝土保水剂主要为纤维素、糊精、瓜尔胶、温伦胶等,以上混凝土保水剂不具缓释性能,只能调节初始混凝土的保水型,如若混凝土出现流动度后期反大现象时,混凝土的保水性会变差,此时,加入的普通的保水剂则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本发明通过独特的分子设计能够解决混凝土后期反大导致的保水性能变差的问题,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流动度反大的时间快慢,反大的严重程度对保水剂的分子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精准调控混凝土保水性随时间的变化。
发明人检索到以下相关专利文献:CN107383274A公开了一种长效混凝土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水剂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丙烯酰胺8~10份,甲基丙烯酸0.5~1份,疏水单体0.005~0.01份,引发剂0.5~0.8份,去离子水500~650份,5wt%的氢氧化钠溶液2~5份;疏水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中的一种;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CN110003375A公开了一种抗盐混凝土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保水剂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丙烯酸类物质10-20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2-10份,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一种2-10份,疏水单体0.2-2份,引发剂0.05-0.15份,去离子水600-830份。制备方法:将丙烯酸类物质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加入反应釜中,用去离子水溶解,用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加入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一种、疏水单体,并将其完全溶解;搅拌并升温至40-50℃,加入引发剂,反应7-8小时;加入剩余的去离子水,得到粘稠状液体即为保水剂。
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如何使混凝土保水剂具有缓释性,对混凝土泌水、流动度后期反大尤其有效,能持续改善混凝土黏聚性能,流速性能良好,且制备工艺简,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缓释型混凝土保水剂,它具有缓释性,对混凝土泌水、流动度后期反大尤其有效,能持续改善混凝土黏聚性能,流速性能良好,且制备工艺简,可用于高标混凝土、严寒地区混凝土、超高泵送混凝土的建筑工程中。
为此,本发明还要提供所述的缓释型混凝土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翠芬,未经刘翠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